快捷导航

新闻栏目

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14篇
2023-11-06 10:53:59



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14篇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  探讨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  摘要:在美国文学中,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坛的经典代表作品,其可以充分的表达出美国人民的思想变化,并且可以从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14篇,供大家参考。

  探讨美国文学中的成长小说

  摘要:在美国文学中,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坛的经典代表作品,其可以充分的表达出美国人民的思想变化,并且可以从作品中体会到美国人的思想追求和勇于挑战的精神。本文主要对成长小说概述、著名成长小说赏析和成长小说中的美国文化进行探讨。以期人们可以从成长小说中体会到美国的文化背景和精神需求,同时可以从作品中获取相应的启示,以便可以使人们在残酷的社会现实中,找到自身的发展方向,进而可以更好的融入社会的发展之中。

  关键词:美国文学;成长小说;美国文化

  在美国,有较多的文学家将目光投向人类的成长问题。这部分作品是描述青少年的成长过程经历,当主人公遭遇某些事件后,通常会发生情感变化,最终走向成熟。因此,加强对美国成长小说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文化,同时可以为我国的青少年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

  一、成长小说概述

  成长小说在美国文学中属于常见的课题,在美国的文坛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成长小说起源于18世纪的德国。成长小说的重点部分是关注成长问题,在成长小说中,主人公通常是在经历一定的变故后,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了解,从而走向了成长的道路。在这个过程中,主人公通常由天真走向迷茫,最终走向痛苦的结局。因此,加强对成长小说的研究,有利于了解美国文化。

  二、美国文学中的著名成长小说探析

  (一)麦尔维尔的《白鲸》探析

  麦尔维尔著作的《白鲸》是美国早期的成长小说代表作之一,作品讲述了16岁的水手伊希梅尔在海上探险的过程中,认识了人生,最终逐渐走向成熟。在小说中,主人公为了寻求生活意义,逃到海边的小镇,在经历了漫长的冒险后,其获得了成长的经历。在作品《白鲸》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人勇于探索的精神,同时主人公逃到海边小镇,存在着一定的逃避思想,这种以逃避为自由的状态充分的显示着当时的美国精神状态[1]。

  (二)《年轻的布朗先生》探析

  (三)《红色勇士勋章》和《敞篷船》赏析

  斯蒂芬·克莱恩在19世纪著作了《红色勇士勋章》和《敞篷船》。是当代社会的经典代表作。《红色勇士勋章》中主人公亨利参加了军队,当其走向战场时,却被恐惧所吓倒,并且逃往森林深处,当其冷静后,对自身的行为羞愧难当,并且在逃跑时打伤了同伴。但是由于同伴不了解真相,使亨利成为了人们心中的英雄。在亨利对自身的愧疚和朋友的死亡中,黄楚新:当前我国媒体融合发展状况、存在问题及趋势其在后续的战斗中勇往直前,在麻木中真正的成为了英雄。在经历了残酷的现实后,亨利害怕别人揭穿以前的表现,亨利决定走出战争阴影,开始新的生活,最终亨利成功的经历战争走向了成熟。

  在《敞篷船》中,作品属于自传,讲述四位遭遇海难的年轻人互助互爱的故事,在其逃生的过程中,四个人甘愿守夜,在孤独中体现了兄弟的情谊。但是大海却使主人公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作品中最强壮的人不幸淹死,幸存者成为大海的解说人。主要是由于深刻的经历使其认知了自然,并且学会了迎难而上[3]。

  在克莱恩的作品中,其认为上帝是不存在的,人类在面临困境时,要勇于识别善恶,并且要克服自身的恐惧,在其作品中,主人公通常是在经历了不幸后逐渐走向成熟。由此可以看出,在克莱恩的作品中,充分的显

  示了人们面对困难时勇于斗争的精神,其充分的显示了当代美国人的思想,其认为,只要经过自身的努力,必然会克服一个个困难。

  (四)《麦田里的守望者》赏析

  在经历了世界大战之后,人们开始考虑生存的意义,霍林格在1951年著作了《麦田里的守望者》。作品中,主人公霍尔顿希望人们可以互敬互爱,他帮助同学做作业,关注妹妹成长,同情社会底层人员。但是在周末的生活中,他体会到了冷漠与欺诈。其在潜意识里不愿意接受学校的成年人思想灌输。之后,主人公想要成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以期可以守护儿童的净土。当教师为他引导了心理学家的名言时,主人公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境地。在故事的结尾,主人公霍尔顿住进了精神病院。在精神病院的生活中,霍尔顿不再干预孩子的行为,在经历了社会的现实之后,主人公已经逐渐走向成熟。在文章的结尾中可以看出,霍尔顿并未丧失爱心,对生活仍然充满了希望,只是将其掩藏在内心的深处,其出院后,必将变得更加成熟。

  (五)《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赏析

  三、成长小说与美国文化

  美国的成长小说与其文化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其核心思想正是美国文化与美利坚精神的反映。例如在小说《白鲸》中,揭示出了美国人在19世纪的形态和美国的状态,同时通过埃哈伯的抗争来显示出美国人的探索精神和战胜困难的精神。而美国文坛的另一部作品《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中通过对哈克的成长描述,体现了美国人以逃避为自由的梦想。

  由此可见,在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成长小说反映着当时的文化背景与人们的思想状态。从成长小说的探析中,根据小说的时代背景,我们可以发现当代美国人的探索精神和不屈困难的精神,但是在与困难作斗争的同时,美国人存在逃避的思想,对美好的未来存在憧憬。因此,加强对美国成长小说的研究,有助于理解美国文化的价值。

  四、结语

  在美国成长小说中,描述了人类的成长历程,在艰苦的社会环境和灾难中,人们逐渐走向成熟,作品中充分的显示了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思想变化。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即是人类的追梦过程,青少年认为成人的世界是虚伪和物欲的世界,但是经历过磨难之后,不得不接受成人世界的现实,最终变得更加成熟。

  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

  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

  学界公认,成长小说发轫于18世纪中后期的德国。作为文学术语的“成长小说”,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引入中国。但20世纪90年代以降,成长小说可谓中国文学重要的增长点。与成长小说书写的长足进步互动的是,成长小说理论阐释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些学者开始从各个层面深入探讨成长小说。概略说来,呈现出以下几种研究趋向。

  一、成长小说概念、美学特征和源流探究什么是成长小说?成长小说具有哪些独特的美学特征?成长小说何以生成?这些无疑是成长小说研究的根本问题,亦为学界难成定论的棘手难题。不少学者尝试着为成长小说以科学命名。刘半九可谓中国最早研究成长小说的论者。他于1979年12月在其译作《绿衣亨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序言中,对成长小说给予了具有美学意义的深度探究。“在近代西欧文学、特别是德语文学的画廊中,就有一种像是传记而不能称为传记的品种,名曰‘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这种文学品种不同于一般的长篇小说,不是以一个或几个成熟的、定型的性格为中心,通过一些特殊的、复杂的以至离奇的生活现象或传奇情节,呈现某个社会的某个时期的横断面。它也不同于—般的传记作品,不是以真实的不可改变的人物或事件为描写对象,来表现这个人物在特定社会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并通过这个具体人物反映作者的有关的历史见解。‘教育小说’,顾名思义,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人决不是所谓‘命运’的玩具,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因此,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小说’往往是以—个所谓‘白纸状态’(tabularasa)的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毫不离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他一生与其他人相处和交往的社会经历,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熔炉中的磨练、变化和发展,描写他的智力、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过程、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刘半九首先探究了成长小说术语源流,通过将其与长篇小说、传记相比较,发现其独特之处一成长主人公的性格变化,以及成长

  1

  主人公“自我教育”的特性,从而为成长小说命名。1999年,杨武能以《:逃避庸俗》—文,作为其译作《威廉·迈斯特的学习

  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的序言。该文亦对成长小说进行了概念界定:“顾名思义,这种小说写的都是一个人受教育和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成长过程。当然,这儿的所谓受教育是广义的,并非仅只意味着在学校里念书,更多地还是指增加生活的阅历,经受生活的磨练,最后完成学习和修养。至于学习和修养的结果,却因各人的内在天赋和外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只是也终将像浮士德似的通过种种的迷误而走匕正途,认识并且实现人生和自我的价值。”此定义强调了成长主人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并拓展了成长主^公所受“教育”的外延——在社会生活中的历练。杨武能强调了成长小说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但他对成长小说的界定尚不够缜密。此外,芮渝萍在《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对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值得关注。

  张国龙在全面考察了中西方成长小说概念流变的基础上,对成长小说做了较为科学的界定:成长小说是一种着力表现稚嫩的成长主人公,历经各种挫折、磨难的心路历程的一种小说样式。成长主人公或受到导引、得以顿悟,如期长大成人;或若有所悟,具有长大成人之质;或迷茫依旧,拒绝成长,成长天折。其美学特征可概略如下:1.成长主人公通常是13-20岁左右的不成熟的“年轻人”,个别成长者的成长可能提前或延后;2.叙说的事件大多具有一定的亲历性;3.大致遵循“天真一受挫一迷惘一顿悟一长大成人”的叙述结构;4.叙事主人公最终长大成人,主体生成。这种界定充分考虑了成长的复杂性,对于经典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必然会长大成人的结局做了合理的修正。

  任何一种文学概念、样式的产生,决非空穴来风。成长小说何以产生?此乃考察成长小说本体无法绕开的话题。1999年,张德明在《与成人仪式》(《浙江大学学报》1999第4期)一文中指出,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即为一部经典的带有“成人仪式”象征符号体系的成长小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这个未成年人的流浪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成人仪式,来探讨如何解决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问题的途径”。该文认为,马克·吐温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安排了三次象征}生的死亡和再生“仪式”——哈克为摆脱恶魔般的父亲而精心安排了自己被强盗谋杀的场面;流浪途中,哈克乘坐的木筏被轮船撞沉,

  2

  哈克沉没到河底,再浮上水面;哈克进入菲力普庄园寻找被公爵和皇帝卖掉的黑人吉姆,而庄园的主人正好是哈克的朋友汤姆·索耶的姨娘,但后者误把他当作了多年未见面的汤姆·索耶。每一次仪式都使哈克进入生命的一种新状态,获得有关人生必需的知识、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直至整个成人仪式完成。从而确证成长小说与盛行于原始社会中的“成^式”异曲同工。张国龙在《回归“成人式”及其他:“成长小说”初探》(《艺术广角》20XX第2期)一文中,深入探讨了成长小说产生的文化语境,指出成长小说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种变异的“成人式”。

  二、对中国成长小说书写状貌的系统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新时期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许多所谓的成长小说,不过是书写了成长主题,应命名为“成长主题小说”。不管是成长小说、教育小说,还是成长主题小说,展现成长的姿态无疑是殊途同归的书写意旨。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阈,系统、深入探究中国成长小说书写状貌,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1993年,李扬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书中,以《经典文本分析:与成长小说》为题,专节论述了成长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扬对《青春之歌》的解读是惊世骇俗的,跳出了革命文学的传统解读藩篱,在成长小说维度激活了这部小说新的活力。既拓展了《青春之歌》的文化意蕴,又为成长小说在中国的生长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一书中,继续从成长小说维度解读《青春之歌》,进一步阐释了成长小说理论及解读成长小说的方法。“在中,‘爱情’——‘性’与‘政治’是相互说明的。这正是‘成长小说’的题中之意。——在‘成长小说’中,‘成长’并不是指主人公在生理意义上的长大,与主人公—起成长的还有历史本身。在这里,‘个人’就是‘历史’,而‘历史’就是‘个人’。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在说最为重要的文本策略之一。”(见该论著第129-130页)李扬虽未对成长小说本体进行深入研究,但具有抛砖引玉之功。20XX年,李学武的博士论文《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论述的是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但话头却是从描述西方的成长小

  科马克•麦卡锡《路》的成长主题解析

  被誉为海明威与福克纳的唯一继承者的美国当代著名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1933-),是近年来诺贝尔文学奖的热门候选人之一。他创作的一系列美国西部边境小说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中,《路》(2006年)一经发表便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2007年普利策小说奖。

  该作品为读者描述了一幅在末日降临之时,人类文明倒退到弱肉强食的原始状态,一对父子在饥寒交迫中迁往南方寻找“生机”,父亲带领儿子历经挫折,逐步成长,父子之间温暖的亲情淡化了末日的凄凉。通过对人性的描述和思考,作者表达了“路的尽头,仍有希望”的呼声,同时也表达了作家对人类现状和社会问题的关注。

  成长,作为一个必经的心理变化过程,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作为一个内化过程青少年时期是心理,道德和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成长也成为了文学领域中关注的话题,成长小说也成为了西方近代文学中重要的小说类型。本文从成长小说角

  度入手,结合结构主义提出的关于成长小说的原型模式,对科马克•麦卡锡《路》的

  成长小说特征进行解析。第一部分导论综述对于麦卡锡作品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

  体,分三章展开对作品的分析。第一章从三个方面(定义/发展/特征)阐释成长小说的理论;第二章对作品的

  成长主题展开分析,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和自然背景为人物的成长设置了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从基本的生存问题到人类共同的精神危机。孩子和父亲一路上与他人的数次相遇中,面对着“利己”和“利他”的抉择中,承受着良心和道德的考验和对人性的思考和怀疑。

  正如在当代文明社会中,随着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和频繁发生的战争动乱人们逐渐开始重新审视和认真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自我之间的关系。作为一个一直在父亲的全心呵护下成长的孩子,男孩逐渐摆脱对父亲的依赖,最终独自一人继续远行,踏上寻找“生命之火”的旅程。

  男孩的成长暗喻当代社会人类逐渐踏上自我救赎之路;第三章分析揭示作品的

  成长小说特征,从结构、内容和人物三方面分别进行阐释。在求生的欲望下,男孩和他的父亲踏上南行之路。

  在现实的不断冲击下,男孩与父亲之间的冲突不断。一路上的观察和教导,男孩逐渐成长起来,并在旅途的最后,作为一个独立的“男人”,孩子勇敢地承担起了寻找人类火种的任务,重新开启了另外一段崭新的旅程。

  无论是父亲的正面引导还是“食人族”的暴力威胁,都成为了小男孩逐渐成长中的引路人似的角色。而在故事的结尾,男孩根据自己的判断再一次加入了与他人携手的希望之旅;最后是结论。

  作为小说中先知的化身,小男孩的救赎之旅对正在处于困惑之中的现今社会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成长小说的缘起和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的繁荣

  许太梅

  【期刊名称】《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6)003

  【摘要】成长问题作为文学主题之一,在中外文学史上拥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成长小说特征显著,以描述人物成长为主要内容,通过对一个人或数个人成长经历的叙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和心理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变化历程。成长小说的源头在欧洲的德国和英国,歌德、笛福、乔伊斯等人为成长小说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其发生新变并取得长足发展却是在美国,在此过程中美国黑人作家功不可没。随着美国女权运动的兴起,加之一代代女作家的努力,美国女性成长小说开始趋于繁荣,《紫色》的问世便成了重要标志。

  【总页数】4页(P101-104)

  【作者】许太梅

  【作者单位】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安徽芜湖24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561

  【相关文献】

  1.成长的声音--当代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管窥[J],孙峰;陈圆圆2.成长小说主题在《紫颜色》中的体现——美国非裔女性西丽的成长分析[J],曾玲

  3.成长中的"女儿国"——评王卓《投射在文本中的成长丽影——美国女性成长小说研究》[J],王丽丽4.与众不同的成长风景——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成长小说研究概述[J],孙峰5.成长=变化+教育+爱——《斯佳丽》和美国成长小说中的成长艺术[J],彭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英美成长小说情节模式与结局之比较研究

  关于《英美成长小说情节模式与结局之比较研究》,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成长小说;情节模式;结局;差异;成因下载论文网

  摘要:考察英美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和结局对于读解成长小说文本,把握成长小说的发展脉络和趋势具有重要意义,但调研发现研究者对这个问题的观点历来有争议,甚至存在着含混与矛盾的现象。以成长小说文本为依据,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成长小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情节发展模式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两种结局。这两种不同模式和结局的存在与人的心理需求、成长小说的自传体特征以及社会、历史与文化等小说生成语境的变化和差异关系密切。

  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2435(2014)02023209

  PlotsandEndingsofBritishandAmericanBildungsromanSUNShengzhong(SchoolofForeignLanguages,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Anhui241003,China)Keywords:Bildungsroman;plotpattern;ending;difference;causeofformationAbstract:ThestudyoftheplotpatternsandendingsofBritishandAmericanBildungsromanisofgreatsignificanceforthetextualinterpretationofBildungsromanandthecommandofitsdevelopmentalhistoryandtendency.Surveyshows,however,thatdifferentscholarshavedifferentideasabouttheplotsandendings,someofwhichareambiguous,evenself-contradictory.BasedonthetextsofBildungsromanandthepreviousresearchesonthem,thispresentpaperpointsoutthattherearetwotypesofplotpatternsanditscorrespondingendings,whicharethereflectionsofreaders'andnovelists'psychologicaldemands,theautobiographicalfeaturesofBildungsroman,andthechangesanddifferencesofthefictionalcreationcontextssuchassocial,historical,andculturaltransformation.小说的情节与结局密切相关,情节之于小说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而对故事情节重要性的强调恐怕莫过于将其上升为人生的高度。巴巴拉?哈迪(BarbaraHardy)就曾指出,叙述的故事情节(storyline)不仅仅是“艺术家们用以控制、操控和处理经验的美

  学虚构,而且还是由生活自身转化而来的一种基本的思想行为……为了真正地生活,我们虚构关于我们自己和别人的故事。”[1]33这不仅道出了故事情节对于小说乃至人生的重要性,而且还暗示了这一艺术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

  许多成长小说研究者已经注意到传统成长小说中的“反讽(irony)、转弯抹角(obliqueness)和不确定性”,在斯韦尔斯(MartinSwales)看来,这皆源于客观现实对主人公所珍视的内在心灵的不断冲击。[1]29萨蒙斯(JeffreySammons)在“成长小说失落的奥妙或:威廉?麦斯特的传统怎么啦?”(“TheMysteryoftheMissingBildungsromanor:WhatHappenedtoWilhelmMeister’sLegacy?”,1981)一文中敏锐地提出了困扰着成长小说研究的难题:“完整个体的成长和分裂的自我重新融入世界、宇宙,最终进入社会之间的矛盾。”[2]227这是成长小说作家和成长小说研究者必须要解决的矛盾,实际上,这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成长小说或成长小说自身发展的两个不同的阶段。前者多半是经典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典型特征,他们都处于被动的地位,受社会预设的模式所支配,被动地接受传统的价值观,通过审视自己的过去,结合社会的要求,重新定义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这样他们早晚会融入社会,成为其中有机的组成部分,即所谓“完整的个体”。而后者似乎是现当代成长小说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其主人公并不相信所谓有机的融合,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把社会看作是对立的、异己的,因而被社会认为是“分裂的自我”。但他

  们毕竟是社会中的人,要在社会中立足,就必须要寻找一种既能

  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又能在社会中生存的方式,而忠于自我对他们

  来说是第一位的。[17]59这里涉及到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与结局

  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读解成长小说

  文本,而且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成长小说的发展脉络及发展趋势。

  一、成长小说的两种情节模式

  成长小说实际上存在着两种情节发展模式,一种是以歌德

  (JohnannWolfgangvonGoethe)的《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

  (WilhelmMeistersLehrjahre,1795-1796)为代表的经典成长小

  说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后来在英国小说中得到了继承与发展;另

  一种是现代成长小说发展模式,美国成长小说总体上属于后者。

  本文重点讨论英美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

  豪(Susanne

  Howe)对英国成长小说的情节模式作过如下勾勒:“典型的‘成长’

  小说青少年主人公启程上路闯世界,通常由于他自身的气质原因

  遭遇挫折,偶遇引路人和指导者,在选择朋友、妻子和谋生的职

  业方面开始会犯许多错误,最后通过找到他可以在其中有效地发

  挥作用的活动领域使自己以某种方式适应他的时代和环境的要

  求。”[3]4在这个看似简单的情节描述中有三点值得注意:一是

  主人公在成长过程中会遭遇阻力,二是这个阻力是由其“气质”亦

  即个性所造成的,三是他最后适应了社会。主人公遭遇到的成长

  阻力表现为社会条件、周围的环境等各种因素对他的挤压和遏制,

  此时生命的本能迫使他与之抗争。惟有如此,他才能证明自己的

  存在,维护自己的本性。但在强大的社会面前,除了自愿接受各种限制以外,似乎没有任何自由而言,因为一切善、恶、美、丑等价值标准好像早已被社会所确定,自己已无任何表达观点的余地。但在托马斯(CalvinThomas)看来,“他必须根据他认为是正确的标准来赞成这个,否定那个,”“不这样做就是拒绝生存。”[2]23如果达到了这一点,主人公能根据自己的价值标准来行动,那么,他的成长过程就完成了,至少取得了暂时的、阶段性的成果。尽管他对社会和自己的认知还不够深入,但他已能接受,并能践行他和社会确立的任何关系,因为此时他的内心世界已经和外部现实和谐结盟。在这个模式中,成长小说的主人公似乎开始总是说“不”,最后又总是说“是”。

  约斯特(FrancoisJost)也曾试图给成长小说寻求一个“稳固的结构原理”:“事件接着事件,根据有别于那些逻辑规律的需要分开或交汇。每一段情节植根于前一段情节之中并隐隐约约地在下一段情节中得以延续。但所有事件的发生并非显得系统而有序。统一的因素将会在主人公本身,在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他从胜利和失败中得出的推论中发现。因此,成长小说仍然是一种精神之旅的记录:一部新的《天路历程》。所走过的心理历程成了衡量所获得成就的标准。发生的变化是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谬误到真理、从混乱到明了,从肉体的要求到精神的追求”。[4]139在约斯特的模式中,除了突出表现故事中事件环环相扣的特点以外,强调的是主人公精神上的探索与提升,但总体上来说,它仍然属于经

  典成长小说的模式,因为主人公“从不确定到确定、从谬误到真理”等的变化预示着他最终会成功地融入社会。成长小说的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情节是“寻求故事的变体”(aversionofthequeststory)。[2]221主人公沿着特定的目标前进,他要么完成了英雄壮举,要么失败。德国经典成长小说源于18世纪理想主义、人文主义和乐观主义的传统,因此,以《威廉?麦斯特》为代表的小说内含着两种情节模式:“朝着知识和融入社会前进”的“线性”模式和“向上朝着精神满足方向运动”的“螺旋上升”模式。[5]2内嵌的这两种模式实际上反映的是经典成长小说作家理想主义的一面,因为无论是“线性”的前进方向还是“螺旋上升”式的运动都表明主人公不仅能得到社会的认可还能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英美成长小说恰恰在这内嵌的两种模式中作了价值取舍:英国成长小说倾向于社会的可接受性,而美国成长小说更执着于精神追求。

  与传统的小说相比,现代小说在处理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尤其表现在叛逆的个体是选择顺从还是抵制社会方面:“过去的小说经常关心的是显示这样的叛逆最终怎样回头积极地顺应社会”“而现代小说不得不表明的恰恰是这样的顺从变得多么困难。它们不得不越来越强调顺从的不可能――强调个人和社会之间的沟壑正变得越来越宽。”[6]48马茨(JesseMatz)进一步分析认为成长小说的情节发展模式变化最大,他对比说明了这种巨大变化:原来,“成长小说是一个主人公从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的故事,强调叛逆的个人主义如何向成

  熟的、建设性的、负责任的社会合作让步。”在个人自决和社会化需求发生冲突时,前者总是走向后者。但是,“在现代成长小说的逆转中,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通常由顺从走向反叛,最后不是大体上同社会幸福地结合,而是激烈地,通常是破坏性地抵制社会。”[6]48马茨的分析不无道理,但显得过于笼统,大有进一步探讨的余地。

  小说家在处理个体与社会关系上所采取的不同方法实际上反映的是他们对自主性与融入性的新观点。站在一个新的历史高度或更客观、更冷静地观察这个世界,或许他们认识到自主性和融入性是一对难以化解的矛盾,因此,现代小说充满着不确定性,往往带有悲剧性的结局。戈尔曼(SusanAshleyGohlman)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一种折中的立场,她认为:“当代成长小说作家不得不通过引领他或她的主人公经历两个学徒期(apprenticeships)来解决这个问题:第一个是引导主人公相信他或她能够成为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第二个学徒期他或她一开始就发现这个有机组成是虚幻的,而真正的学徒期是这样构成的:审视或‘应对’那些导致他或她达到分裂或异化地步的幻想以及有意识地逐步努力在自我和社会/世界/宇宙之间构建一种对个人有意义的关系。”[2]227她在论述有关自我教育(Bildung)的概念时进一步指出:“主人公首先经历被动接受社会价值观的阶段,然后反叛它们,并最终开始了真正的学徒期。此时,他或她在现实中,或在记忆中,或在二者兼而有之的情况下,再现那

  些过去的经历,这些过去的经历现在必须被拆开,在自我和社会相互改造的过程中被重新串联在一起,直至主人公发现他或她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通过这种方式,他或她积极地承担起构建新的身份的任务。”[2]229

  必须指出的是,戈尔曼为解决萨蒙斯所说的成长小说研究中的困惑和矛盾而提出的折中阐释方案和调和论并不能解决问题。这从两个方面可以看出:首先,它在逻辑上难以自圆其说。既然主人公接受了业已存在的社会价值观,无论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这就说明他或她已经融入社会,或者说他或她已经走完了其成长的道路――“长大成人了”。问题是:已经被社会同化了的人何来反叛?如果反叛,他或她要反叛什么?反叛的理由和动因又是什么?其次,在考察成长小说文本的实践中,我们很难在同一部小说中找到符合戈尔曼所说的两个学徒期的范例。通常的情况是,要么主人公被社会同化,最终融入社会,要么他或她坚守自我,游离于社会之外,成为分裂或异化的人。前者是以歌德《威廉?麦斯特》为代表的经典成长小说的典型发展模式,后者在现代成长小说中更常见:无论主人公开始的抱负有多么崇高,他们迫于所处时代更为强大,常常是腐败的社会和政治压力,最后多以幻灭告终。这类小说看似是对前者的背离,或同其决裂,实际上是对旧有模式的改造,赋予其新形式,深化了此类作品的主题,是对现当代人生存状态,尤其是精神状态的深切关怀,同时也彰显了作家们对当代社会中个人成长问题持久的兴趣和深深的忧虑。

  戈尔曼在其专著《从头再来:当代成长小说主人公的任务》(StartingOver:TheTaskoftheProtagonistintheContemporaryBildungsroman,1990)的前言中实际上就已经描述了成长小说主人公成长模式中的两个阶段:“不论年龄和背景,主人公们都已经通过了一个在本质上非常传统,受特定的社会、哲学或宗教价值观(或它们的组合)所熏陶的学徒期。然后他们在某一时期遭遇到某种冲突或处于两难境地,被迫拒斥他们所学到的一切,煞费苦心地创建一套他们能够在世界上生存的新的或修正的价值观。”[2]ix在这两个学徒期中,一个是对传统价值观的被动接受期,一个是在困境中的价值观再创或修正期。对她来说,在小说的开头,主人公似乎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只不过所学得的知识与实际相冲突,致使他或她处于尴尬的境地,于是不得不重构或修正已有的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这可能就是戈尔曼著作的题目――“从头再来”的含义。显而易见,“重构”或“修正”就成了主人公的主要任务,其过程和结果自然也就成了小说家们要着力再现的内容和他们自己作为成长小说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因为主人公的第一个学徒期在小说开始部分已经完成,所谓的成长也就成了价值观的再确立,主人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接受再教育。

  戈尔曼还认为当代成长小说是歌德时期问世的那几部成长小说的嫡系后裔,关于成长的那两个相对立的传统都集中在当代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确实经历了两个学徒期,第一个是传统的,

  即主人公完全接受了社会价值观,第二个是真正的学徒期,在此期间,主人公学会了在社会上与生活达成妥协,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真理要么必须被拒绝,要么被全面重估。[2]x-xi这种观点有两点值得商榷,第一,尽管她

研究对象是当代成长小说,但她过于拘泥于经典成长小说的发展模式,把自己局限在权威专家的论断中,没有充分考虑当代小说的发展变化;第二,她的论断自相矛盾,既然在主人公所生存的社会里,绝对真理必须被拒绝或被全面重估,他又是如何与之达成妥协的。实际上,对现存价值观的否定和重估是现当代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典型特征,他们多数都没能与社会达成妥协,宁愿选择分裂、异化、退缩,甚至死亡。

  综上所述,成长小说有其独特的情节发展模式,其主人公或以象征的形式或按照时间的逻辑总是要经历从孩童到成人的发展历程。在初始阶段,主人公要遭遇失意或某种不满,这些成为他们踏上人生之旅的一种推动力,促使他们离开家庭或所生长的环境。其成熟的使命或以顿悟的形式瞬间实现,或在个人需求和欲望同社会要求和顽固的社会价值观之间不断的冲突中艰难地逐渐完成。[17]60成长的过程也就是自我认识和实现的过程。从传统的成长小说来看,这一过程的关键是看成长主体能否最终融入社会,成为社会可靠的一份子。而在“异化的现代社会”中,当个体发现这一过程显得不可能时,原先的成长小说情节就显得“虚假而造作”。于是,原有的成长小说模式就会被颠覆。[6]48换言之,在传统的成长小说模式中,主人公先是叛逆,然后逐渐

  成熟,最后成长为一个能在社会中找到适合自己位置的幸福的人,而在现代成长小说中这种情节模式往往相反,主人公先是顺从,然后叛逆,最后拒绝融入社会。在笔者看来,这两种情节模式的界定或许适合德国乃至英国成长小说,但按此标准,美国成长小说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似乎历来就属于“现代”成长小说,或反成长小说(anti-bildungsroman或者Bildungsromaninreverse),因为美国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最终多半选择叛逆和逃避社会,如《麦田里的守望者》(TheCatcherintheRye,1951)中的霍尔顿选择逃离,《小城畸人》(Winesburg,Ohio,1919)中的乔治最后离开小城,即便是《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1883)中的哈克最终也拒绝回到“文明”社会,义无反顾地前往新领地。[17]58

  逃离或反叛的结局似乎是判断现代成长小说的标准,那么,何谓“现代”呢?亨利?亚当斯(HenryAdams,1838-1918)说“1900年,连续性突然断裂”;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Woolf,1882-1941)说“1910年或其前后,人的性格改变了”;威拉?卡瑟(WillaCather,l873-1947)说“1922年前后,世界断成两截。”[6]1以上表述虽有矛盾但却有趣,且均属对“现代”的经典论断。但是,无论从上述哪个时间节点来说,1883年马克?吐温出版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都称不上“现代”,但从包括马茨在内的众多对现代成长小说模式的界定来衡量,《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当属“现代”。由此可见,所谓现代成长小说模式也不是放之四海而

  皆准的,或者说,美国成长小说有其独特性。二、成长小说两类不同的结局情节强调的是因果关系,因此,与故事情节密切相关的是故

  事的结局。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由此可见,结局是故事情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有人以故事结尾的不同来给故事分类,例如,有批评家认为:“有三种故事,以幸福结束的故事,以不幸结束的故事,以及以既非幸福也非不幸结束的故事,换言之,即根本没有真正结束的故事。”[7]229结局对于成长小说具有特殊的意义,这从上文对成长小说情节模式的讨论中已经清楚地显示出来:故事以主人公融入社会还是逃避社会结束成了判断两种成长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准。

  与两种情节模式相对应的是成长小说的两种不同的故事结局。首先,让我们从成长小说的定义来分析它的结局。成长小说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例如,哲学家威廉?狄尔泰(WilhelmDilthey)就曾给成长小说下过一个狭义的定义。他的定义强调“个性整体的培养与和谐发展,达到物质和精神幸福结合的目标”。[8]143按照这一目标,似乎没有一部成长小说能够完全符合这一定义。萨蒙斯甚至认为在《威廉?麦斯特》之后只有两个半这种形式的合适范本,因为他认为把成长小说这种术语运用于德国以外的语境是很成问题的,在他看来,这个术语只把哲学基础植根于古典浪漫主义时期的特殊的德国传统纳入自己的范围。[9]13这种观点当然难以成立。这是理想中的定义

  和定位,而“扩展的定义从德国的理想主义中摆脱出来……走向把

  个人的成长视为一系列幻灭,或与不利环境的冲突。这些冲突通

  常不是以融合而告终,而是以退缩、反叛,甚至自杀而告终。”[10]6

  这是广义的成长小说的定义,也是当代成长小说的典型特征,更

  符合当下成长小说的实际,从这个角度来审视成长小说会更具有

  社会批判性。但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定义,它们都有一个共

  同点,那就是“成长小说主人公的目标……是自我实现”,创造一

  个自我是“从威廉至今所有成长小说主人公的任务”[2]243,250,

  只是由于对待实现这一目标的态度和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导致了

  不同的结局而已。现代主义成长小说虽然没有达到从德国经典成

  长小说那里继承来的类型常规(genericconventions)的要求,但

  在不同程度上恢复了经典的自我教育的概念,吸收了个人自由和

  美学教育等关键性的成分。在现代主义成长小说中,自我教育虽

  然经常受挫或迂回曲折,但它并没有偏离自我教育这个总工程。

  [9]27也就是说,经典成长小说与现代成长小说虽然结局不同,

  但依然属于同宗同源。

  其次,让我们从主人公自我教育

  的形成和他同社会的关系来看成长小说的结局。成长小说强调社

  会的作用,强调自我同社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特别关注自

  我教育的形成过程,这一特点决定了成长小说的结构和结尾的特

  征。在成长小说中,社会“是竞技场,或实践场所,在这里,人

  可以加强自己的意志抵御命运的逆转或人生的无常。主人公不是

  屈服于命运,而是做好了与命运冲突的准备。因此,在某种意义

  上来说,成长小说只是一种前小说(prenovel),一部小说的绪言。在作品的结尾,主人公好像做好了为生存而战的准备,准备在他自己未来的小说中再活一回。成长小说绝不是再现一个人一生的几个重要阶段,也不是陈述他命运的终结。结局只是暂时的。小说的结尾是主人公人生的开始。这部分说明了许多成长小说都有续篇的原因”。[4]136显然这里讨论的是经典成长小说的模式,特别是德国成长小说。但需要指出的是,这种并非“命运终结”的结局却是典型的经典成长小说的结局,因为在这里,主人公“做好了为生存而战的准备”――准备融入社会,开始自己的人生。虽然约斯特把这个结局称为“暂时的”,但经典成长小说讲述的就是主人公从儿时到成年期的故事,成熟的标志是个体对社会的认同,亦即自主性与融合性之间达成了妥协,小说在主人公融入社会时适时闭合。

  但这种有机统一的结局对现当代成长小说来说是匪夷所思的,作家们抵制经典的、朝社会化方向发展的小说情节模式――故事在主人公融入社会时关闭,转而采用开放的模式,主人公在自我教育中的落魄境地为新的主体性的发展提供了空间。但这种抵制和开放又必须在传统成长小说的主体框架内进行,只是在关键的结尾处突然打开。与经典成长小说结尾不同的是,现代成长小说的主人公在故事结束时并未为未来做好准备,更没接受社会现实,而是选择逃离,又一次踏上人生的探索之路。这种逃离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自我放逐,现代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或许认为,“存

  活就意味着放逐,胜利就意味着死亡。”[9]6在他们看来,经典成长小说的主人公最后的“胜利”――被社会接纳――是对自我的否定,无异于死亡。现代成长小说的批评价值就在于这种对经典成长小说总体上依从,关键处偏离或失败,而这种偏离和失败对批评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哲学参与传统反而是对传统的明确否定。哲学依从它所批评的文本。”[11]55

  最后,让我们从几部代表性小说文本中来考察现代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结尾的特点。

  如前所述,现代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多半采用开放式的结尾,主人公在经历一系列的挫折后往往选择逃离,做出重新开始的姿态。在这一点上,英美现代成长小说有趋同的特点。例如,安德森(SherwoodAnderson,1876-1941)的小说《小城畸人》的结尾是开放的,主人公乔治最后启程离开小城,去一个没有明确说明的大城市。小说既没有交待他与恋人海伦的爱情乃至婚姻到底如何,也没有说明他当大作家的理想能否梦想成真。在车上,他所回忆的都是家乡温士堡小城里发生的一些琐事,但这些“只成了描绘他那成年期的梦想的一个背景”。[12]194无独有偶,在理查德?赖特(RichardWright,1908-1960)的《黑孩子》(BlackBoy,1945)的结尾,作者这样写道:“我就要离开南方投身到一个未知的世界,去接触另一番情境,或许这会引起我别样的反应。如果我能够充分接触到另一种生活,那么,也许我会渐渐地、缓慢地了解到过去的我是什么,将来又会怎样。我即将离开南方

  不是为了忘却南方,而是为了将来有一天我会理解它,或许最终会认识到它的困境对于我,对于它的孩子们有何影响。”[13]284这番话语是感人至深的,读来让读者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显然,这又是一个开放的结尾,宣告了主人公一个学徒期的结束,而另一个征程即将开始,但他无意忘却过去,不是对过去的否定。过去对他而言是有“反应”的,是有收获的,只不过这还不够,因此,他要找寻另一种生活,在探索的道路上体验另一番人生,以便更深刻地,更全面地认识自己的过去,了解自己的将来,最终认识自己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社会对他的影响。小说的结尾既是主人公一段人生的结束,又是另一段人生的开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从终点又回到了起点――“从头再来”。

  小说的这种开放结尾不禁使人想起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和劳伦斯(D.H.Lawrence,1885-1930)的《儿子与情人》(SonsandLovers,1913);那深沉的话语既呼应了乔伊斯(JamesJoyce,1882-1941)《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PortraitoftheArtistasaYongMan,1914-1915)中的斯蒂芬?德迪勒斯(StephenDedalus)的声音,也得到了此后许多成长小说主人公的呼应。哈克在沿着密西西比河的一番冒险之后决定不再回到“文明”社会,要“比其他的人先走一步,先到‘领地’去”;保罗在心理上已经疏离了生他养他的矿区和他工作的工厂,决意摆脱母亲的阴影和米丽亚姆与克拉拉的情感纠缠,走向远方;斯蒂芬即将自我流放,离开都柏林前往巴黎去追寻他的艺术梦想。“在每部

  小说的结尾,[主人公们]都做好了走向另一种生活的姿势;他们

  [前一段]经历的结束标示着新生活的开始。”[14]194主人公并非

  屈服于命运,而是做好了面对生活,接受命运挑战的准备。他们

  的姿态和话语似乎暗示着在不远的将来新的主体就要诞生,但小

  说结尾本身是含混不清的,主人公的将来到底如何,读者一头雾

  水,只能有各种猜想。但有一点应该是比较清楚的,即他们不再

  像经典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那样与社会融合,而是要冲破社会为

  他们编织的物质、精神和情感之网,开辟新天地,追求新知识。

  与《黑孩子》中的主人公有所不同的是,大多数主人公都为能够

  从那些不堪回首的往昔中走出来而感到庆幸,有一种“再也不要

  看到这个的感觉”(nevertoseethisagainfeelings)。在他们的成长

  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们都要离开父母、家乡、社区,而且都会告

  别儿童时代,青年时代。所走过的历程虽然不堪回首,但对他们

  的成长和将来的人生之途却十分重要。[14]195因此,这又不是

  简单的“从头再来”,而是一个更高层次上的新起点。现代成长小

  说中的这种不确定的结尾与经典成长小说中貌似关闭的结尾形

  成了鲜明的对比。

  三、不同情节与结局的意义及其成因

  从上述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成长小说至少存在着两种不

  同的情节发展模式和结局,那么,我们在此有必要进一步追问:

  不同模式和结局的意义何在?造成这种范式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为此,我们不妨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察这些问题:

  其一,人的心理需求与理智的现实感造就了两种不同的情节

  模式和结局。按照克默德的说法,“人们出生之后就迅速‘进入中间’,就像诗人爱从中间开始叙述一样。”[15]6而“位于中间的人类总是要努力建立一个圆满的模式,因为它能提供一个结尾,从而使开头与中间之间的一种令人满意的和谐关系成为可能……但是,人们在清醒与理智时,又觉得有必要对事实表现出应有的尊重。因此,人们不但要为实现进行控制的目的,还要为事实来不断修改自己的模式。”[15]16经典成长小说提供的圆满结局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但在异化的现代社会和个人不屑于被社会同化的美国社会文化氛围中,创作者不得不尊重现实,修改旧有的小说情节模式,使小说的结尾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这种修改虽然是对原有范式的偏离却是对事实的尊重,使作品更具现实感。

  传统小说的圆满结尾往往通过突然的变故得以实现,如《简?爱》(JaneEyre,1847)为了使男女主人公得以“完美”结合,虚构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和一笔意外之财――罗切斯特被疯妻子几乎烧尽了全部家产,也烧毁了容貌,而简?爱却得到约翰叔叔一笔不菲的遗赠。这样,两人才得以“平等”,才有了一桩“美好的”姻缘。这种变故似乎是为和谐的结尾而精心设置的,旨在满足当时读者惯常的阅读期待,也是成长小说传统情节模式的需要。正如洛奇所说的,“对维多利亚时期的小说家来说,结尾往往特别麻烦,因为他们总是迫于读者和出版商的压力要提供一个幸福的结尾。”[7]224而面对物质世界相对繁荣而精神世界日益混乱,几近荒芜的现实,小说家们回归理性,增强了小说现实的

  质地和理性的厚度,反映在现代成长小说中就是开放式结尾,给读者以不确定感,这也是现代小说总体特征之一。我们可以说经典成长小说是受结尾支配的小说,而现代成长小说属于“处于中间”状态的小说。

  在斯韦尔斯看来,小说主人公的外在行为与他内在自我的成长和展示之间并不足以构成清晰的因果关系,成长小说极少按照严格意义上的主人公的“气节”(moralintegrity)及其接触的人的“他性”(otherness)来运作,主人公要与之达成妥协的社会并没有得到模仿性描述,而是通过小说“概念性的结合”(theconceptualcohesion),通过作家与他“想象中的读者”(notionalreaders)这个艺术群体共谋来暗示的。“换言之,是读者被引入自我教育的完整性和复杂性;主人公与他穿行其间的世界只是通过……象征性的变化获得补救”。[1]32但成长小说在对主人公的线性发展路径提出质疑的同时,也不否认这种小说的情节模式。归根结底,皆因人的内心需求:“成长小说表明,人自身有一种不可分割的需求,需要有故事,需要把自己视为不可随意终止的经验线性流程的一部分。”[1]32-33作者和读者这种矛盾和摇摆不定的心理或许就是成长小说两种情节模式和结局的原因之一。

  其二,成长小说的开放性结尾与其自传体特征有关。成长小说中不确定的结尾与作者有关,与这些小说带有很强的自传性有关。这种自传特征在现代成长小说中表现得尤其明显,例如,在早期现代小说《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小说主人公的经历与作

  者乔伊斯前20年的生活十分接近;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更是公认的自传体小说。在巴克利(JeromeH.Buckley)看来,“一部自传,哪怕是一部间接的,必须保持某种程度上的未完成和含糊”,因为“小说家的生涯还在进行中,或许仅仅是个开始,小说通常有一个不确定的或巧妙设计的结尾;小说家几乎不能确定一个很像自己的主人公的成长已经是绝对的成功”。[16]97成长小说的结尾虽说均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但如前所述,经典成长小说结束时主人公已经确定了人生的道路和目标,剩下的只是去践行,而现代成长小说和美国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在小说结束时一切仍属于待定状态,他们整装待发,准备开始一场新的人生探索之旅。由此可见,二者貌似而实不同。

  其三,成长小说两种不同的结局与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变化与差异不无关联。克默德认为,讨论有关结尾的种种虚构实际上就是在探讨“我们在不同的生存压力之下是如何构思出不同的世界末日来的。”这有利于我们“了解那些首尾呼应、有意外却又前后一致的虚构作品是如何满足我们的需要的。”[15]4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说,经典成长小说与现代成长小说或美国成长小说的结尾之所以不同皆出于“不同的生活压力”,而不同的结局满足了不同时代人们的需要,反映了人们迥异的世界观。经典的“自我教育”观念基本上是乐观的,因为它起源于启蒙时期,歌德的塔楼会社甚至还保留着封建主义温和的一面。具有象征意义的塔楼会社可以引领主人公达到真正的有机统一的自我,其乐观情调

  是由当时的时代大环境所决定的。从一开始,“自我教育的概念就是在浪漫的民族主义(nationalism)知识范围内演变的;这个术语的系谱始于歌德、席勒、莱辛和赫德以及18世纪后期德国的哲学氛围。

  该世系将这个体裁的根确立在基于有机文化的理想、尚处于萌芽中的民族主义中,这一理想的时序与和谐可以在处于成长小说核心的发展中的人物中得到反映。”[18]5这个历史和文化语境似乎从源头上说明了经典成长小说的乐观情调和小说以主人公融入社会为结局的原因。

  而现当代成长小说的主调是灰暗的、悲观的,这也与其社会和精神氛围密切相关:此时的英美等国家已经处于工业资本主义时期乃至后工业时代,在这个时代,“上帝已死”,人是异化的、分裂的,人与社会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等观念甚嚣尘上。例如,在对待婚姻的观念上,歌德小说中的婚姻是主人公获得自我教育的微观世界和有形的标记,而现代成长小说已放弃了歌德在《威廉?麦斯特》中所表达的婚姻理想,对情人的不断追逐和更换代替对婚姻的追求,情人之间形成了一种类似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的那种竞争。主人公和情人之间关系所象征的社会实用主义的成长理想属于异化的时代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和消费模式。为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的这种异化的本质,批判资产阶级的价值观,作家们有必要打破成长小说的常规,重构小说的情节模式和结局。最后,成长小说相异的情节和结局同小说的诗意写作与琐屑的现

  实之间的张力有关。斯韦尔斯认为歌德的《威廉?麦斯特》之所以是典范的成长小说大概是在这个意义上来说的:“它模范地倾其所能聚焦于所有的问题,关涉情节、个人发展和主人公的自我,尤其关涉与实际社会生活中那顽固、乏味的琐屑之事相对的心灵(灵性和潜能)的诗意。”[1]28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成长小说原型的精髓和核心的构成要素。它注重情节主要是为描摹主人公的发展服务的,而个人的发展在这种写作范式下便是个体心灵的成长。这是我们区别成长小说与其它小说(如流浪汉小说)之不同的关键。但成长小说实际上也并非全然是“诗意”的,它不可避免地也包含着琐屑和平凡的生活内容,如婚姻、家庭、职业等。因此,成长小说包含着“诗意”和“平凡”之间的张力,它既诗意地描摹个体潜能的开发,勾勒主人公复杂的精神世界和心灵成长的图景,也无法回避客观实际和现实生活。平凡的生活虽然时常限制、阻遏着自我的发展,但它又是主人公自我实现必不可少的平台。这种“诗意”和“平凡”,可能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对峙是成长小说的特点之一,也是其无法回避的矛盾。经典成长小说突出主人公的想象力,放大“可能性”的实现,而现当代成长小说却着力揭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质疑传统成长小说中主人公的完整自我、和谐发展以及个人与社会的融合,凸显事物发展的不确定性。

  这种不确定性说到底还是现实与心灵之间的冲突引起的,它使得主人公所经历的“向生活学习”的前进过程变得无法把握,甚至连小说自身也一次次地提出主人公是否已经达到任何有价值

  的目标或获得了任何“洞见”这样的问题。“有机成长”、“人的完整性”等令人困惑的概念如果按照明确的叙事计划来看都变得难以确认。或许人们只是要寻求在“人的完整性”与“有限的和限制性的社会经历”中达成某种妥协。这可能是18世纪后期成长小说刚出现时的典型特征,但正如斯韦尔斯所指出的,“它不应该误导我们要在小说自身只能提供可能的方向、推断和暗示的地方找到令人感到安慰的解决途径。”[1]30意即,至今成长小说很难说就已经解决了现实与心灵之间的矛盾。毕竟生活现实要比人们的心灵期待及小说的线性情节发展模式与“圆满”结局复杂得多,这也是造成人们对成长小说,尤其是传统成长小说中人的自我实现及线性情节模式产生怀疑的原因之一。

  研究者对于成长小说的结尾历来存在着争议,即便是同一个论者的观点都有含混甚至矛盾之处。例如,斯韦尔斯采取的就是含糊的态度,他强调说成长小说没有清晰可辨的目标可以达到,认为它“是为[成长的]历程而写,不是为了这一历程所指向的幸福结局而写,”而“成长过程的意义只存在于过程本身,不在任何它可能会达到的目标。”[1]34再如,戈尔曼认为成长小说既有开放的结尾又有冲突的最后化解,但她又说“主人公们的目标是在他们的成长中达到在自我和世界之间有一种明确肯定的一致性的程度。”[2]230这实际上是说成长小说只有一个最终的结局――主人公最后融入了社会,因而与她所声称的两种结尾相矛盾。实际上,她对于何时主人公才算融入社会,成长过程何时才能结束并

  不十分确定。她自己也意识到:“从逻辑上来说,这一交互过程(指主人公与社会之间相互改造)可以无限延续下去;但一旦他们达到了这样的阶段――感到他们同社会的关系是令人满意的、可行的,那么他们的成长过程就可以说是完成了。”[2]xi从斯韦尔斯和戈尔曼对成长小说结局的含混和矛盾的评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事实,那就是成长小说的结局充满着变数和不确定性。但上述分析表明,成长小说至少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情节模式和结局,且各有其因。

  参考文献:[1]MartinSwales.TheGermanBildungsromanfromWielandtoHesse[M].Princet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8.[2]SusanAshleyGohlman.StartingOver:TheTaskoftheProtagonistintheContemporaryBildungsroman[M].NewYork:GarlandPublishing,1990.[3]SusanneHowe.WilhelmMeisterandHisEnglishKinsmen:ApprenticestoLife[M].NewYork:ColumbiaUniversityPress,1930.

  [4]FrancoisJost.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Literature[M].Indianapolis:TheBobbsMerrillCompany,Inc.,1974.

  [5]FengPinchia.TheFemaleBildungsromanbyToniMorrisonandMaxineHongKingston:APostmodernReading[M].NewYork:PeterLangPublishing,Inc.,1998.

  [6]JesseMatz.TheModernNovel:AShortIntroduction[M].

  Malden:BlackwellPublishingLtd,2004.

  [7]DavidLodge.TheArtofFiction:IllustratedfromClassicand

  ModernTexts[M].London:PenguinBooksLtd,1992.

  [8]G.B.Tennyson.The“Bildungsroman”inNineteenthCentury

  EnglishLiterature[C]∥JanetMullaneetal.NineteenthCentury

  LiteratureCriticism:Vol.20.Detroit:GaleResearchInc.,***.

  143-147.

  [9]GregoryCastle.ReadingtheModernist

  Bildungsroman[M].Gainesville:UniversityPressofFlorida,2006.

  [10]ElizabethAbel,MarianneHirsch,andElizabethLangland.

  TheVoyagein:FictionsofFemaleDevelopment[C].Hanover,

  N.H.:UniversityPressofNewEngland,1983.

  [11]TheodorW.Adorno.NegativeDialects[M].TranslatedbyE.

  B.Ashton.NewYork:SeaburyPress,1973.

  [12]舍伍德?安德森.小城畸人[M].黄岩,译.上海:上海译

  文出版社,1983.

  [13]RichardWright.BlackBoy:ARecordofChildhoodand

  Youth[M].NewYork:HarperandBrothers,1954.

  [14]GetaJ.LeSeur.TenistheAgeofDarkness:TheBlack

  Bildungsroman[M].Columbia:UniversityofMissouriPress,1995.

  [15]弗兰克?克默德.结尾的意义――虚构理论研究[M].刘

  建华,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

  [16]JeromeH.Buckley.AutobiographyintheEnglishBildungsroman[C].MortonW.Bloomfield.TheInterpretationofNarrative:TheoryandPractice.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70.93-104.

  [17]孙胜忠.德国经典成长小说与美国成长小说之比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7-62.

  [18]JedEsty.UnseasonableYouth:Modernism,ColonalismandtheFictionofDevelopment[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Inc.,2012.

  责任编辑:荣梅

  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的成长小说研究

  作者:吕毅于冰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9期

  吕毅,于冰

  (大连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美国文学从浪漫主义后期的超验主义开始,完全不再依附英国文学,而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精神独立”。从这个时期开始,文学中关于青少年成长话题的探讨和挖掘逐渐成为美国作家们热衷写作的主题之一。创作于浪漫主义时期的成长小说在故事情节、文章构造方面的塑造上存在一些规律,同时,主人公们面临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体现了浪漫主义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关键词:美国;浪漫主义;成长小说;研究;独立

  中图分类号:I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9-0170-02

  一、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时期的背景和定义

  美国文学史中浪漫主义时期发端于18世纪末期,到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这一时期作家们更倾向于在创作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思想和意念。特别强调主观想法,轻视客观存在。大多数作品的主人公都被作家们投身到大自然的背景下,对比出人类社会的善恶属性。作者们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直抒胸臆,语言表达朴素有力。浪漫主义时期最重要的作家是华盛顿·欧文,他是美国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和赞赏的美国作家。浪漫主义时期是伴随着美国经济崛起而来的“文化复兴”。

  随着美利坚合众国独立起来,政治的自主,经济的崛起,文化方面全面独立起来。在美国浪漫主义时期,美国历史上最大一次土地扩张开始,截止1860年南北战争开始,美国的疆域拓展到太平洋的西海岸。没有人能预料到,在19世纪中期,美国从她刚建国时期的仅仅有13个州的国家拓展到拥有21个州,国民人数从1790年的400万人,翻了将近8倍,1860年全国总人口达到3千万人。当时,受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影响,这个年轻的国家快速经历了工业化的洗礼,受影响的地区除了美国当时的各个城市地区,也包含广大乡村地区。无论工业还是农业的发展都大量使用蒸汽机,在广袤的美国大陆,很多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大量建立起来,工厂的建立必然伴随着对劳动力人口需求量的加大,与此同时,当时美国出现了很多新型发明,这些成果很快应用到生活中,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在浪漫主义时期,随着美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世界各地移民慕名来到美国,移民的到来给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人力资源。在政治理念上,这一时期,美国超越了世界上同时期的其他国家,第一次提出了具有跨时代意义的想法:要实现民主和平等,同时,建立两党制,实行三权分立。特别需要大家注意的是美国独特的文学和文化生活。物质决定意识,随着美国政治独立,经济快速发展,文学的独立成为一种迫切的需要,人们希望看到具有美国特色的文学作品,于是,描述美国人早期移民经历的作品,比如殖民时期的清教文化、清教徒的生活以及土著印第安人的悲惨经历、还有西部拓荒者的粗犷人生等等,都出现在当期的文学作品里。浪漫主义时期的文学作品里,充满想象力,除了小说以外,报纸、杂志也大量出现,人们由于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读者越来越多,形成了当时的阅读浪潮。

  二、美国文学史浪漫主义时期文学的特点和影响

  在浪漫主义时期,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文学,尤为突出的是英国文学作品对美国小说作家产生重大影响。尽管外来的影响一直都在,但是美国文学浪漫主义时期保留她的独特性,那就是具有浓厚的本国色彩的思想。“西部大开荒”可以说是展现美国独特性的非常有代表性的主题。这类作品中,作家利用大量文笔绘制了美国广袤大地美丽如画的景色,这些景色让读者无法忘怀,它们代表了美国,标志着美国人民热爱自然、向往自然的美好愿望。无论在库柏的《皮袜子的故事》(LeatherStockingTales)、梭罗的《沃尔顿》(Walden),还是后来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中我们都能看到朴实的自然。浪漫主义中后期,美国国民的种族意识越来越明显,这点我们在当期的小说和诗歌作品当中都能找到痕迹。美国清教思想成为美国一份独立的文化遗产,对美国早期人们的道德约束具有类似法律的影响。可以说,开放的美国和保守的欧洲文学比起来,美国文学这一时期道德观念更为深厚。在霍桑(Hawthorne)、梅尔维尔(Melville)以及其他一些小作家的作品中加尔文主义的原罪思想和罪恶的神秘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成长小说的定义

  美国文学史从浪漫主义时期开始,逐渐出现了讲述美国地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偶然经历了某个奇遇,主人公的内心被警醒,开始对之前的人生进行回忆和感悟,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由此下定决心突破自我,积淀人生,从而完成了一场由幼稚少年步入成熟成年期的完美蜕变过程。文学界的批评家们把这一类小说起名为initiationstories。

  截至目前,我国文学界对于initiationstories的定义还没有确切的解释。在国内可以找到的美国文学史或者美国文学选读书籍中,我们找不到任何一章专门讲述initiationstories概念的内容。通过阅读和研究大量国外文献,我们理解initiation可以简化理解为“发现原罪”,在这一时期的成长小说中,主人公都经历过认识并接纳当下的事实,逐渐加深对自我的认识程度。当这些青少年人生中第一次面临风险或者说生活的考验时,他们没有畏缩,在正确精神的引领下,寻求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成功地存活下来。这是一种对自我认识的再次发现,也是自己帮助自己逐渐适应现实社会的过程。

  Initiation这个概念第一次出现是在文化人类学的探索中。我们知道,世界上几乎全部早期文化群体都有非常重视青少年进入成人世界的仪式,文化人类学把这一仪式叫做initiationceremonies。所谓“成人礼”是指一种正式的仪式,这个仪式象征着参加的青少年从此拥有进入成人世界的资格,标志着一个人成熟到由个体


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14篇


入社会属性的里程碑。一个人,当他经过漫长的文化过程后,一点点成长起来,慢慢地和家人分离,独立生活,作为单独个体承担他在社会中的所有责任。在这个阶段,周围的人们要为他举办一次成人礼,用来表示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生猪行业深度研究报告:行业全景分析及投资战略所以我们把initiationstories称为“成长小说”。

  与成人仪式浙江大学学报1999第4期一文中指出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即为一部经典的带有成人仪式象征符号体系的成长小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这个未成年人的流浪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成人仪式来探讨如何解决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问题的途径

  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

  中国成长小说研究现状考察

  学界公认,成长小说发轫于18世纪中后期的德国。作为文学术语的“成长小说”,20世纪80年代初才被引入中国。但20世纪90年代以降,成长小说可谓中国文学重要的增长点。与成长小说书写的长足进步互动的是,成长小说理论阐释发生了质的飞跃。一些学者开始从各个层面深入探讨成长小说。概略说来,呈现出以下几种研究趋向。

  一、成长小说概念、美学特征和源流探究什么是成长小说?成长小说具有哪些独特的美学特征?成长小说何以生成?这些无疑是成长小说研究的根本问题,亦为学界难成定论的棘手难题。不少学者尝试着为成长小说以科学命名。刘半九可谓中国最早研究成长小说的论者。他于1979年12月在其译作《绿衣亨利》(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序言中,对成长小说给予了具有美学意义的深度探究。“在近代西欧文学、特别是德语文学的画廊中,就有一种像是传记而不能称为传记的品种,名曰‘教育小说’(Bildungsroman)。这种文学品种不同于一般的长篇小说,不是以一个或几个成熟的、定型的性格为中心,通过一些特殊的、复杂的以至离奇的生活现象或传奇情节,呈现某个社会的某个时期的横断面。它也不同于—般的传记作品,不是以真实的不可改变的人物或事件为描写对象,来表现这个人物在特定社会中所产生的历史作用,并通过这个具体人物反映作者的有关的历史见解。‘教育小说’,顾名思义,首先来源于作者的这样一个基本观念:人决不是所谓‘命运’的玩具,人是可以进行自我教育的,可以通过自我教育来创造自己的生活,来充分发挥自然所赋予他的潜能。因此,在这个观念的指导下,教育问题便成为这类作品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小说’往往是以—个所谓‘白纸状态’(tabularasa)的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毫不离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他一生与其他人相处和交往的社会经历,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熔炉中的磨练、变化和发展,描写他的智力、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过程、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刘半九首先探究了成长小说术语源流,通过将其与长篇小说、传记相比较,发现其独特之处一成长主人公的性格变化,以及成长

  1

  主人公“自我教育”的特性,从而为成长小说命名。1999年,杨武能以《:逃避庸俗》—文,作为其译作《威廉·迈斯特的学习

  时代》(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版)的序言。该文亦对成长小说进行了概念界定:“顾名思义,这种小说写的都是一个人受教育和由幼稚到成熟的发展成长过程。当然,这儿的所谓受教育是广义的,并非仅只意味着在学校里念书,更多地还是指增加生活的阅历,经受生活的磨练,最后完成学习和修养。至于学习和修养的结果,却因各人的内在天赋和外在环境的不同而不同;只是也终将像浮士德似的通过种种的迷误而走匕正途,认识并且实现人生和自我的价值。”此定义强调了成长主人公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成长历程,并拓展了成长主^公所受“教育”的外延——在社会生活中的历练。杨武能强调了成长小说与教育的密切关系,但他对成长小说的界定尚不够缜密。此外,芮渝萍在《美国成长小说研究》中对成长小说的概念界定,值得关注。

  张国龙在全面考察了中西方成长小说概念流变的基础上,对成长小说做了较为科学的界定:成长小说是一种着力表现稚嫩的成长主人公,历经各种挫折、磨难的心路历程的一种小说样式。成长主人公或受到导引、得以顿悟,如期长大成人;或若有所悟,具有长大成人之质;或迷茫依旧,拒绝成长,成长天折。其美学特征可概略如下:1.成长主人公通常是13-20岁左右的不成熟的“年轻人”,个别成长者的成长可能提前或延后;2.叙说的事件大多具有一定的亲历性;3.大致遵循“天真一受挫一迷惘一顿悟一长大成人”的叙述结构;4.叙事主人公最终长大成人,主体生成。这种界定充分考虑了成长的复杂性,对于经典成长小说中主人公必然会长大成人的结局做了合理的修正。

  任何一种文学概念、样式的产生,决非空穴来风。成长小说何以产生?此乃考察成长小说本体无法绕开的话题。1999年,张德明在《与成人仪式》(《浙江大学学报》1999第4期)一文中指出,马克·吐温的名著《哈克贝利·芬历险记》即为一部经典的带有“成人仪式”象征符号体系的成长小说,“马克·吐温通过哈克这个未成年人的流浪经历,象征性地展示了一个现代社会中的成人仪式,来探讨如何解决未成年人的社会化问题的途径”。该文认为,马克·吐温为他笔下的主人公安排了三次象征}生的死亡和再生“仪式”——哈克为摆脱恶魔般的父亲而精心安排了自己被强盗谋杀的场面;流浪途中,哈克乘坐的木筏被轮船撞沉,

  2

  哈克沉没到河底,再浮上水面;哈克进入菲力普庄园寻找被公爵和皇帝卖掉的黑人吉姆,而庄园的主人正好是哈克的朋友汤姆·索耶的姨娘,但后者误把他当作了多年未见面的汤姆·索耶。每一次仪式都使哈克进入生命的一种新状态,获得有关人生必需的知识、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念,直至整个成人仪式完成。从而确证成长小说与盛行于原始社会中的“成^式”异曲同工。张国龙在《回归“成人式”及其他:“成长小说”初探》(《艺术广角》20XX第2期)一文中,深入探讨了成长小说产生的文化语境,指出成长小说是现代文明社会中的一种变异的“成人式”。

  二、对中国成长小说书写状貌的系统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新时期之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许多所谓的成长小说,不过是书写了成长主题,应命名为“成长主题小说”。不管是成长小说、教育小说,还是成长主题小说,展现成长的姿态无疑是殊途同归的书写意旨。不少学者从不同的视阈,系统、深入探究中国成长小说书写状貌,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1993年,李扬在《抗争宿命之路》(时代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书中,以《经典文本分析:与成长小说》为题,专节论述了成长小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扬对《青春之歌》的解读是惊世骇俗的,跳出了革命文学的传统解读藩篱,在成长小说维度激活了这部小说新的活力。既拓展了《青春之歌》的文化意蕴,又为成长小说在中国的生长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他在《50-70年代中国文学经典再解读》(山东教育出版社,20XX)一书中,继续从成长小说维度解读《青春之歌》,进一步阐释了成长小说理论及解读成长小说的方法。“在中,‘爱情’——‘性’与‘政治’是相互说明的。这正是‘成长小说’的题中之意。——在‘成长小说’中,‘成长’并不是指主人公在生理意义上的长大,与主人公—起成长的还有历史本身。在这里,‘个人’就是‘历史’,而‘历史’就是‘个人’。与此相应的是,我们在说最为重要的文本策略之一。”(见该论著第129-130页)李扬虽未对成长小说本体进行深入研究,但具有抛砖引玉之功。20XX年,李学武的博士论文《蝶与蛹——中国当代小说成长主题的文化考察》,“论述的是中国当代小说中的成长主题,但话头却是从描述西方的成长小

  3

  说开始的。……它先给中国当代小说的成长主题呈现出一个巨大的参照系统,尔后再对中国当代小说的成长主题进行描述与分析。……中国当代是没有经典意义的成长小说的,但成长主题却在当代小说中一直存在着,甚至是当代小说中的一个十分显赫的主题。不过,她以细致的解读文本的方式向我们证实,这些主题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与政治语境中展开的,与西方的成长主题大不一样。在对比之下,我们对中国小说中的成长主题及它背后的语义有了深切的了解。”李学武对中国当代成长小说书写所做的全景扫描较为准确,但她对成长小说的美学特征等仅做了粗略梳理,尚缺乏诗学深度。

  20XX年,樊国宾在其博士论文《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一文中,试图通过对当代文学中若干部成长主题小说的分析,探究如下问题:1.两个时期两种模态成长小说的叙事格局和主题路线分别是怎样的?2.两个时代不同的成长小说文本,它们所蕴藉的差异显著的现代性伦理奠基原则及其根源是怎样的?3.两种不同的“成长”主题所牵涉的元伦理观念的比较显示了这一主题怎样的思想史背景?4.从表现“成长”的文学叙事角度,可能洞见哲学意义上的“主体”生成机制是怎样的?5.当代小说在主题上将向何种深度延伸?樊国宾通过对中国50年成长小说的系统、深入研究,从而对成长小说中成长主体的生成进行了哲学演绎,具有宏阔的理论视野和坚硬的思辨力。不过,他对成长小说的界定过于宽泛、随意,且对文本的细读偏离了文学范畴,即并未在文学层面探讨成长小说。对成长小说本体的忽视,不能不说是该论著的一点缺憾。

  20XX年,李虹在其博士论文《都市里的青春:“70后作家群”的成长书写》中,通过考察“70后作家群”(指出生于1970年至1979年、出道于90年代中后期、大量作品集中问世于新世纪初的—批作家。他们大都既不是享受国家待遇的专业作家,也不是与作家协会签约的合同作家,几乎都是自由作家或非职业作家)小说的创作实绩,认为70剧、说以都市的青春“自诉”为主流,逐步突破对青春自我记忆的反复言说,叙事视野普遍拓展至日常都市里的芸芸众生。由执著于都市青春的、个人的生命体验到瞩目都市底层或边缘的生活,70后小说由“自传体”或“半自传体”迈向了对更广阔的当下国人都市人生的想像。但是,即便如此,70后小说的都市叙事始终以青春为本位,保持着“成长”或成长性主题;并始终未曾脱离消费时代的欲望化写作策略。李虹对“70后作家群”的成长书

  4

  写状态做了较为准确的概说,文本解读细腻、深刻。但,理论视野不够开阔,有从文本到文本之弊。20XX年,张国龙在其博士论文《成长之性——中国当代成长主题小说的文化阐释》一文中,基于“成长之性”这一叙事视阈,全面考察了中国当代成长主题小说对“成长之性”的景观呈现。并从文化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视角,阐释了这些文本中所呈现的“成长之性”景观的文化负载,以期为成长主题小说面临的“性”的书写困境,找寻到突围之路,从而实现以下几种目标:1.廓清作为成长核心、公共话题的“性”,如何被“纯私人化”、“隐秘化”和“羞耻化”,甚至被摈弃于成长主题之外,进而制造出“无性成长”假相?2.全景呈现中国当代小说各时段成长主题书写中的“性”,即无性化、性的非常态化和性的放纵与狂欢。3.推行“完整”成长理念,即无“性”成长不是健康、完整的成长。只有“灵”与“肉”的双栖双飞,才能展现成长的完美(诗性之美)。剥离涂抹在“性”之上的迷彩,企图在性、文明、禁忌和文学中找寻到和谐共生之所。4.找寻经典本文,试图以文学的“诗性”品格帮助成长者消解“性”的紧张,走出“性”的惶惑。将“性”这一敏感话题通过文学的诗意方式传达给成长者,还“性”以本性,使其成为成长主题书写的一种公共、共享资源,实现文学性和教育性、物理性与精神性、禁忌与狂欢的互动。该文“全景呈现各时段成长主题书写中的‘性’,并从文化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视角,考察了‘成长之性’景观的文化负载。论文提出了‘完整、完美成长’,即生理之性与心理之性的统一的理念,这在理论上具有开拓意义。论文还提出了‘无性成长’等重要观点,颇具启发性。”(张国龙博士论文答辩决议)该论文对成长小说与青少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缺乏深入讨论。

  此外,钱春芸的博士论文《行进中的“小说”中国:当代成长小说研究》(苏州大学,20XX年),徐秀明的博士论文《20世纪中国成长小说研究》(上海大学,20XX年),以及施战军的《中国式成长小说的生成》(《文艺报》。20XX-12-21)等,皆从不同角度梳理了中国成长小说的书写状貌。

  三、对国外成长小说书写状貌的系统研究囿于语言差异,进行国外成长小说研究的中国学者,大多为从事外语教学、研究工作的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论述如下:20XX年,芮渝萍的《美国成长小说研究》出版。这是国内第—部系统探究西

  5

  方成长小说的专著。这部论著探讨了成长小说的概念、美学特征,以及以德国、英国和美国为代表的成长小说王国之成长小说发展概略。并着重从成长小说本体和文化视角,探讨了成长小说的方方面面。其中,不少论述具有系统性和纵深性,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成长小说研究领域中的某些空白。不过,该论著距离成长小说的诗学建构标准尚存距离,尤其是在逻辑性方面还有待于加强。此外,将论著命名为《美国成长小说研究》,有以偏概全之嫌。

  对美国成长小说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有孙胜忠的博士论文《美国成长小说艺术与文化表达研究》(安徽人民出版社,20XX年版)。该论文梳理了欧洲成长小说的传统模式,通过解读美国成长小说经典文本,总结出美国成长小说的发展状貌和结构特征,还展望了美国成长小说书写的未来趋向。该论文对美国成长小说经典作品的解读较为深入,但仅以几部作品管窥美国成长小说全貌,值得商榷。

  此外,买琳燕的博士论文《从歌德到索尔·贝娄的成长小说研究》(吉林大学,20XX年),颇有见地。近些年,张国龙致力于追踪研究域外成长小说新作,以下论文值得关注:《成长的背叛、救赎及其他:对“成长”的深度书写》(《中国图书评论》20XX年第5期)和《历史寓言书写及对德国成长小说宏大叙事传统的超越:评》(《夕旧文学》20XX年第5期)等。

  四、从“儿童文学”视阈研究成长小说成长小说作为一种独特的小说样式,既属于成人文学范畴,又与儿童文学保持着异常亲密的关系。“儿童文学作家”对成长的书写,主要体现在“少年小说”文本

  6

  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研究女性成长小说作为20世纪90年代韩中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由于社会背景、文化传统、文学思潮等因素的不同导致两国女性成长小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细读之下,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在女性性别处境、叙事旨归、话语策略及美学贡献等方面都具有相同之处。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以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为分析对象,采用比较文学理论的平行研究作为研究方法,试图比较分析90年代以来韩中两国女性成长小说的代表作品,领会作者的成长意识与成长体验,及其对作品叙事结构产生的影响;努力探究两国作品的相同与差异,并进一步研究90年代以来两国作品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原因,梳理目前韩中女性成长小说的研究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本文以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为研究对象,对女性小说、成长小说、女性成长小说的概念进行界定。本文采用比较文学中平行研究的方法对韩中女性成长小说进行全面深入的比较。第二章本章主要探究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共同的理论资源。分别从政治立场、性别立场、种族立场的角度阐释韩中女性主义成长小说的共同理论资源。韩中女性成长小说都是在西方女性主义理论影响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西方女性主义理论思想彻底颠覆了男权政治秩序,从女性性别立场出发,为韩中女性突破传统封建礼教的束缚,寻找女性自我,构建适应两国发展的韩中女性主义思想理论和女性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支撑。第三章重点分析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共同的思想意蕴。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从思想内容上来讲,都是女

  性对自我成长经历和命运的书写。相似的历史文化背景,使韩中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在生存境遇、成长主题、生命维度等方面存在惊人的相似之处。韩中女性成长小说都将在男权话语下的女性成长过程中的挣扎与反思;女性面对爱情、婚姻、性问题上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在生理、精神、心理三重生命维度下对女性自我身份的认同,作为女性成长小说共同关注的思想意蕴。第四章本章重点论述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共同的叙事艺术。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从叙事艺术上来讲,都呈现出与男性创作不同的叙事策略。其一,韩中女性成长小说采取了一种悲剧化的自我救赎策略,体验着情欲孤独、伦理孤独、思维孤独,经历着身体与灵魂的孤独。其二,在叙事策略上,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多采用个人化的书写方式表达自我的亲身经历,采用双重结构的叙事策略、内在的视角以及独白的话语,呈现出一种日常生活化叙事的表征。最后,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在叙事艺术上还表现在女性成长的一致,即以意象作为隐喻的方式,包括空间意象、身体意象和疾病意象展现女性成长的独特审美体验。第五章韩中女性成长小说的民族特色进行比较。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因地域、种族的差异,必然呈现不同的民族特色。人生态度、女性品格、成长模式的差异构成了韩中女性成长小说的基本差异。在人生态度方面,中国的成长小说主人公显示出冷漠的避世态度。她们沉浸于自我的空间,通过对传统女性形象的颠覆来实现对男权社会的对抗,彰显女性意识的觉醒。而韩国女性成长小说的女性却表现出积极的入世态度,渴望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参与到社会进程中。在女性品格上,中国女性表现出孤傲张扬的现代女性性格,

  而韩国女性则表现出坚韧内敛的传统女性性格。在成长模式上,中国女性从大胆叛逆到欲望宣泄最终走向迷失自我;而韩国女性则从渴望独立到苦难磨炼最终实现自我,完全不同的态度、品格和成长模式表现出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完全不同的审美体验。第六章追溯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异同外部原因。本章分别从社会土壤、文化心态、创作群体三方面追溯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产生异同的社会原因。两国政治民主化进程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是韩中女性小说产生差异的社会因素;不同的文化背景,有时两国女性在婚姻家庭以及性观念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差异;作家群体与女性写作发展的不平衡都成为影响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存在差异的外部因素。第七章深入阐述韩中女性成长小说比较的意义和价值。本章试图分别从世界文化、性别、文学史三重不同视域角度,阐述本文对韩中女性成长小说进行比较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在世界文化视域下审视,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具有共同的传统文化背景,同时又都是受了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启蒙,因此对韩中两国女性成长小说进行比较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基础,同时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世界文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其次,从性别视域出发,韩中女性成长小说中所表现出的对男权话语的颠覆、自我性别意识的建构、女性价值体系的重叠和迷失,都表现出韩中女性主义思想发展过程中的突破与困惑。最后,从文学史的角度阐释韩中女性成长小说在主题思想、文本建构、叙事话语等方面为韩中现代文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成长的快乐——浅析杨红樱校园成长小说成功之因专业:汉语言文学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所选课题的历史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国家文学作品最大的读者群是哪一类?毫无疑问,儿童读者群肯定被排在了前三位。试想,现在除了研究性学者还有多少人在天天捧着文学名著、文学作品来读呢?儿童就是一类,他们这个年纪需要接受文学的熏陶,需要文学作品来教育他们,让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因此儿童文学作家担起来一个巨大的责任。

  那么近年来,中国儿童文学界、童书界最大的赢家是谁,毫无疑问,杨红樱肯定被推到了榜首。在上海的一次研讨会上,作家彭懿指出:“刚刚结束的少儿图书订货会上,一眼望去,花花绿绿的几乎全是杨红樱的书。”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杨红樱的“校园小说系列”印次更高达三十多次,单是“淘气包马小跳系列”的销售就接近两千万册,杨红樱作品总销售量目前已超过三千万册。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在中国引起了广泛的影响。那么究竟这个作家有什么魅力,让这么多的孩子为之倾倒呢?

  杨红樱,十九岁开始童话创作,2000年以《女生日记》拉开“杨红樱校园小说系列”序幕,与其后的《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一起,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反响巨大。《男生日记》中的《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被选进了中国小学语文实验教材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并荣获2003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国家教育部指定的中小学图书馆必备书,《漂亮老师和坏小子》获2004年全国优秀畅销书奖,并入选“中国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阅读推荐书目100种”等。她的作品深受中小学生喜爱,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海峡两岸童话一等奖”等十余个奖项。

  曾经国外的儿童文学作品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市场,无论是以前的《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一千零一夜》还是现在的《哈里波特》,似乎很难看到中国原创作品生存的空间。而现在杨红樱出来了,她似乎打开了我国的儿童文学市场,现在“马小跳”“笑猫”已经成为了一个儿童民族精神的象征。要问她成功的秘诀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与她的经历、文学功底和一颗爱着孩子的心有关。杨红樱曾做过7年小学老师,7年儿童读物编辑。她平生最大的愿望就是破解童心。正是有着这样的经历使她了解当代儿童的生活现实和心理现实,深情呼唤张扬孩子的天性,舒展童心、童趣,探悉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沟通,让孩

  子拥有健康、和谐、完美的童年。因此她的作品中很多的人物形象均来自现实生活当中,很多的小说情节也是从现实当中提炼出来,她说过,生活的才是最真实的。此外,她在作品中所坚持的“教育应该把人性关怀放在首位”的教育理念,也已在中国的中小学校中产生广泛的影响。

  虽然作为一名21世纪的儿童文学作家,研究她的人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杨红樱作品的畅销,关注她的人也渐渐多了起来,不仅仅有热爱她的孩子们,很多孩子相继在报刊中发表文章,抒发了他们对杨阿姨的喜爱,更对杨红樱笔下的人物表现出了热爱之情。当然还有许多专家、文学研究者也加入了对杨红樱作品研究的行列。他们很多是从作品所体现出的主题、文学价值、教育理念等方面出发,以一个研究性的眼光来看待她的作品。当然也有很多学者对于“杨红樱现象”提出了批评,认为她高产和畅销的背后,缺乏了文学性,特别是与同一时代的儿童文学作家秦文君相比这种缺乏尤其明显。

  虽然人们对杨红樱的作品评价不一,但杨红樱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确是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其国际影响也在日益扩大。2006年,杨红樱的儿童小说《淘气包马小跳》在法国出版,引起好评如潮;2007年,在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英国哈珀·柯林斯集团购买了“淘气包马小跳”系列图书在全球发行的多语种版权;同年,在法兰克福国际书展上,德国艾阁蒙集团又购买了杨红樱的长篇童话系列《笑猫日记》的德语版权。2008年,哈珀·柯林斯集团又购买了《笑猫日记》在全球发行的英语、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韩语的版权。从这些国际影响我们不难看出,杨红樱的作品已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相关研究的最新成果及动态

  “校园成长小说”是杨红樱走进小说领域的开端,她自2000年开始小说创作,成功地写出了《女生日记》、《男生日记》、《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与坏小子》、《假小子戴安》以及后来的“淘气包马小跳”系列,这些作品在少年儿童的课外阅读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有一位成都的记者曾经到当地的图书大厦去暗访。他走到席地而坐、埋头于书的一群孩子们中间,问道:“你们知道马小跳吗?”孩子们立刻七嘴八舌地回答:“不知道马小跳的是猪!”他又问:“你们知道杨红樱吗?”孩子们这一次异口同声地说:“不知道杨红樱的也是猪!”【5】虽然是一段很简单的对话,甚至有些让人觉得不雅,但是正是从孩子们的口中我们知道了一个现实,如果你不知道杨红樱的作品,你就跟不上现在孩子的脚步了。随着杨红樱作品的畅销,人们对她作品的解读和研究也层出不穷,

  各种观点评价也应运而生。这些观点评价或许激进,或许中肯,或许不足,但都让她的作品的研究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以下就针对杨红樱作品的评价、杨红樱现象的争论以及杨红樱校园小说的成功原因做一个综述。

  20世纪成长小说研究综述

  众所周知,“成长小说”这一小说类型乃是近代随着欧风美雨进入中国的文化舶来品。不过与一度叱咤风云的政治小说、侦探小说等等相比,将近一个世纪以来,它都默默无闻,连公认的定义和评判标准都没有。孟繁华、曹文轩们甚至认为中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只有类成长小说。然而瓦片也有翻身日,成长小说近几年行情见涨:不仅有许多成名作家宣布自己写的是成长小说,而且有为数不少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出现,大有成为新的学术增长点之势,相信与人们的“个体观念”、“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有关。

  “成长小说”一词译自德语“Bildungsroman”或“Entwicklungsroman”,又译做“教育小说”、“修养小说”、“塑造小说”……在欧美是个源远流长、影响极为深远的小说传统,中国起步较晚,目前的研究成果大致分“定义介绍”、“主题探讨”、“理论研究”和“外部视野”四类。

  一定义介绍:翻译家与理论家1.翻译家:早在1909年,包天笑就有半译半作的《馨儿就学记》等“教育小说”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教育杂志》上连载,影响很大,还曾获得当时教育部的嘉奖。①30年代前期,《申报·自由谈》上有过关于“教育小说”的专门讨论。但真正有分量的介绍文章出自后来冯至、杨武能和刘半九等著名翻译家之

  手。同为“译序”,冯至1943年在为自己翻译歌德的经典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中文版序言》一文时使用“修养小说”或“发展小说”的名目,着眼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强调的是个人调整自己以融入社会的需要。②而杨武能1999年重译之后的“代译序”中不仅说明以《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为代表的德国教育小说带有浓重的启蒙运动的时代特色,而且进而把整部名著归纳为“逃避庸俗”,明确指出“教育小说”并非只是在学校念书,而是指广义的“人生教育”,看重的是主人公对自己人生的自由选择。③

  冯至、杨武能师徒介绍的重点还是歌德小说的意义阐释,刘半九在为田德望译的《绿衣亨利》作序时则用了更多篇幅高屋建瓴地讨论“教育小说”这种小说类型的自身特点:

  往往是以一个所谓“白纸状态”(tabularasa)的青少年为主人公,通过他的毫不离奇的日常生活,通过他一生与其他人相处和交往的社会经历,通过他的思想感情在社会熔炉中的磨炼、变化和发展,描写他的能力、道德和精神的成熟过程、他的整个世界观的形成过程。④

  但强调主人公的最后命运既不能是明显的惨败,也不是虚假的胜利,以便读者自觉把生活当做严肃的课程而奋勉向上,不免画蛇添足——成长小说中同样有悲剧意味浓厚的作品。

  2.理论家:艾布拉姆斯风行世界的《欧美文学术语词典》中专门有“Bildungsroman和Entwicklungsroman”的条目:

  表示“主人公成长小说”或“教育小说”。这类小说的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并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教育小说”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艺术家成长小说(Kunstlerroman),表现小说家或艺术家在成长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艺术使命,并把握他的艺术技巧的经历⑤

  艾氏可贵在对“主人公的精神危机”的强调和“艺术家成长小说”这一亚类型的总结。但成长小说未必始自幼年,托马斯·曼《魔山》写的就是青年主人公的精神历程。

  莫迪凯·马科斯《什么是成长小说》一文综合诸多定义之后的最终理解是:

  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成长小说中,仪式本身可有可无,但必须有证据显示这种变化对主人公会产生永久的影响。⑥

  他还根据主人公经历事件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程度,把成长小说划分为三类:

  跨入了成熟之门,这一类小说通常表现了主人公对人生的顿悟和自我意识的获得。

  巴赫金在《教育小说及其在现实主义历史中的意义》一文中认为:以往遵循纯结构原则(即把整个情节集中在主人公的教育过程上)和只要求小说中有主人公发展、成长的因素的这两种分类标准都没有抓住要点。教育小说与其他小说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的成长”这个重要的因素。大部分小说的情节、布局以及整个内部结构,都从属于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主人公形象的稳定不变性、他的统一体的静态性。主人公在小说的公式里是一个常数;而所有其他因素,如空间环境、社会地位、命运都可能是变数。而教育小说塑造的是成长中的人物形象。主人公形象动态的统一体。主人公本身、他的性格,在这一小说的公式中成了变数。这种分析可谓鞭辟入里,但巴赫金此文主要是通过对长篇小说类型演变史的考察来阐释其小说整体观:小说的情节类型、布局结构总与作家时空观、世界观密切相关。教育小说只是这位大师理论巡礼中的一站,虽然洞见迭出、精彩纷呈,但明显有从理念出发的痕迹。⑦

  二主题探讨:青年学者的大胆探索中国成长小说出现虽早,研究工作开始却晚。真正成规模还是近几年的事,主力军是一批年轻的博士硕士,他们的学位论文构成了

  1.博士论文:樊国宾《主体的生成——50年成长小说研究》是填补空白的第一部,几乎也是迄今为止功力最深厚、哲学思辨性最强的一部。⑧论文分两部分,分别对1949-1976、1977-1999这两个时段的成长小说进行考察。作者采取现象学的研究方法,首先从众多成长小说中提取典型意象和普遍情节,进而分析它们的深层社会历史意义。上篇选有:“新人”、精神之父、道德内指、命名仪式,下篇是:“那个个人”、肉身之父、欲望吸盘、归于庸常,不仅纲举目张,概括出了各自时段中成长小说的精神特质,而且两相对照之下,看得出时代变迁下社会思潮的衍变或流转。大致说来,作者认为1949-1976年成长小说以革命为主题是新兴的革命意识形态对人们的规训和整合,而把1977-1999年成长小说中多元化倾向归结为消费时代价值观念碎片化的结果。P>  陆梅成长小说的转型研究

  陆梅成长小说的转型研究

  摘要:既往成长小说的概念,年龄界定大多排除儿童期。本文对成长小说的界定进行了梳理,并以陆梅契合成长小说理念的儿童期作品《姐妹坡》、《上学记》等为例,提出“泛成长小说”的概念。同时通过陆梅转型期作品《当着落叶纷飞》和《我的忧伤你不懂》,探讨了陆梅创作动机类型的转变和探索,从自觉状态的少年本位型分别转向自发状态的童年回忆型和自觉状态的社会本位型。并从成长意识、人物形象等方面分析了陆梅转型期作品的特点,对儿童文学作家陆梅作出新的期待。

  关键词:陆梅;转型期;成长小说;年龄界定;成长意识;创作动机尽管陆梅拥有多种文学身份,也拥有多种文学笔墨,但她的自我介绍一直是以“儿童文学作家”为主体的,是不是可以由此确认,儿童文学确是陆梅表达自己精神世界,并确认其文学理想的所在。从早期的《生如夏花》、《天堂来信》,到最近刚刚出版的《当着落叶纷飞》、《我的忧伤你不懂》,陆梅一直属意于“成长小说”的创作。如把前后期作品对比了看。不难发现陆梅对“成长小说”的理解和追求发生了转变。一成长小说的界定和陆梅跨年龄界定的尝试“成长小说”发端于18世纪下半叶的德国,大多学者以歌德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作为标杆作品。几百年来,西方关于成长小说的研究已经非常成熟,但国内的引进和研究还比较有限。关于成长小说的界定,芮渝萍的专著《美国成长小说研究》直接从莫迪凯·马科斯的《什么是成长小说》翻译过来:“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国内学者和儿童文学作家曾经就成长小说的问题作过讨论,大都承认成长小说的概念突破了儿童文学传统概念、格式、深度和叙述方式的制约,在人性挖掘上会大有作为,并将成为中国未来的儿童文学的重要类型。成长小说主要凸现的是成长过程的某一


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14篇


“拔节”期。很多学者都觉得成长小说必须有一定的年龄界定,这个年龄的界定从某一方面上来讲,

  1

  也决定着成长小说这个概念的界定。梅子涵比较赞同西方的概念,倾向于把成长小说的年龄界定在少年之后,往成人跨越的准青年阶段;朱自强则倾向于界定在寻找和建立自我意识的少年期和青春期。就目前笔者有限的视野来看,国内文学界对于成长小说的年龄界定仍然比较模糊,或者说莫衷一是,但比较统一的意见是,在少年时期、青春期以及准青年时期、童年时期不归属此列。

  陆梅的4本儿童文学作品中,《生如夏花》和《天堂来信》写的是青春期的情感萌动,《当着落叶纷飞》关注的则是留守少女沙莎的成长之路,都是很典型的青春期问题,归属成长小说应无异议,然而,《我的忧伤你不懂》这本短篇小说集,有了一些难以归属的尝试。其中“成长”味道非常醇厚的篇章,如《姐妹坡》、《上学记》、《彼岸花》等等,主人公却是处于儿童期。《上学记》的小美,上小学还不足龄;《姐妹坡》的小美和《彼岸花》的“我”,也只是还没上二年级的小女孩。《姐妹坡》和《上学记》是姐妹篇,主人公同是一个叫做小美的心智聪慧而不善言说的女孩,因为爱哭,因为懂得妥协而得到妈妈更多一些的爱,颇受姐姐排斥,但她非常希望得到姐姐的青睐。小美的切肤之痛就是与姐姐的这种尴尬关系。对于小美的心理刻画,陆梅显得游刃有余。以《姐妹坡》为例,姐姐背着妈妈取了大米和豆豆去缝沙包。小美讨好地问姐姐要帮忙吗,其实是向姐姐表态自己不会向妈妈告密;姐姐也祈望能够“遇见”一只水蓝色的麦秆蜻蜒。小美向姐姐转述时候为引起她的重视添油加醋了;午睡时间,姐姐又要偷溜出去时闭眼假寐的小美醒了,可是,姐姐要去游泳,嫌她太小碍事,小美抹着眼泪跟了一段,又折回了,一屁股坐在门前台阶上,揪了一把肥艳艳的鸡冠花,扯得粉身碎骨……对于一个还没上二年级的女孩子来说,这些都是大事!这样的深度描写,与既往的儿童文学模式化的概念,有着明显的不同,其在人性的挖掘上,倒是更靠近“成长小说”的理念。引发小美成长的最大事件还在后头。一天,姐姐难得招呼小美一起去南塘山坡,给小鸡们采紫云英,篮子快满了,两个人躺在山坡上看天。突然,人声杂沓,小美细听了,有人在喊:着火了!她们往家的方向望去,浓烟滚滚!着火的正是自己的家,这飞天而降的灾祸,把小美吓蒙了。姐姐拎起踢翻的篮子,一把一把将散落的紫云英收进去。然后走向小美,双手去擦小美脸上的泪痕,坚定而正色地告诉小美:你要学会不哭!小美抬头,突然看到一只水蓝色蜻蜒,在漫天紫云里轻盈低飞。小说到这里戛然而止。此后的小美是

  2

  怎么样,无从知道,能够让读者知道的是,小美与姐姐的关系从此不同了,而小美也从此不同了。不同于既往的那个自己。她已经从生命的一个节段,上升到了另外的一个节段。这个小说描写的正是她的“拔节”过程,是一种成长精神的探寻和提升。如果说《姐妹坡》里小美的成长是隐晦的、言外的,那么,在这一点上《上学记》表现得更为充分。小美因为受姐姐长期的奚落,产生了对抗心理。“上学”,正是实现这种对抗的有效途径。经过了许多曲折,她终于上成了学,与比她大两岁的姐姐在一个班,虽然只上了一天,她便因为太吃力而在心里后悔了,可“她多么痛快,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当着姐姐的面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她觉得她终于做了一回自己,而不再是姐姐的影子”。在“上学”这件事上,小美完成了对于自己价值的确认。

  对于成长小说的描述,是离不开人的成长的。一个人的成长过程,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拔节”,正是这些拔节事件,像蝉的蜕皮—样使—个人的精神世界由单薄而丰盈,由幼稚而成熟。既往学者们对于成长小说的年龄界定,倾向于即将进入成年期的最后—个拔节。莫迪凯·马科斯把成长小说分为两类:一类是把成长描绘成年轻人对外部世界的认识过程;另一类把成长解释为认识自我身份与价值,并调整自我与社会关系的过程。除了关于年龄的界定之外,童年时期的这些描写成长的小说,与那些已经被界定的“成长小说”在内容上、在审美上几乎没有本质的差异。而艾布拉姆斯在《欧美文学术语词典》则将“成长小说”定义为:主题是主人公思想和性格的发展,叙述主人公从幼年开始所经历的各种遭遇。主人公通常要经历一场精神上的危机,然后长大成人,认识到自己在人世间的位置和作用。与此相类,笔者从维基百科(wikipedia,简称wP)搜索“成长小说”的定义,这个类似百科全书的搜索引擎资料在定义之后罗列了成长小说的几条必备特征,其中第一条是这样的:主人公从小孩向成人成长。这个现象颇为有趣,关于成长小说的年龄界定,学者的学术著作与概念书籍和资料的定义迥然不同。是因为关于成长小说的年龄界定一直处于争议状态,还是学术著作从国外向国内的引进过程发生了偏颇?曹文轩曾经在《论“成长小说”》中提到:我们原先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成长小说”……这一空缺,实际上是因为P>  利己主义世界观对主人公行为的影响在小说的第二卷中主人公克莱德因为开车撞到了一个女孩而逃离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堪萨斯城在伯父塞缪尔格里菲斯的帮助下在内衣工厂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也是在这个时期克莱德同时遇到了两个女人工厂女工罗伯塔和富家女桑德拉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从成长小说角度分析《美国的悲剧》

  作者:邹和成钟敏来源:《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04期

  【摘要】成长小说是美国文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也是解读美国文学主要的切入点,本文将从这一角度对作家西奥多·德莱塞的著名作品《美国的悲剧》进行分析。

  【关键词】成长小说《美国的悲剧》资本主义

  【Abstract】NovelofinitiationisoneoftheimportantpartsoftheUSliterature,itisalsothemajorbreakthroughpointtointerprettheUSliterature.Andfromthisperspective,thisarticleanalyzesTheodoreDreiser?蒺sfamousnovelAmericantragedy.

  【Keywords】novelofinitiation;AmericanTragedy;capitalism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重大招标课题“科技园建设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编号2016ZDZB02。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4-0006-01

  “成长”是美国文学中最为常见的主题之一,同样的,“成长小说”也在美国文学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1]。相比较来说,美国的民族历史比较短,这也就导致了大部分作家在创作时都会利用青少年的成长历程来进行创作,本文所介绍的《美国的悲剧》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将结合该小说内容对作者想要传递的信息及其对读者的影响进行介绍。

  一、成长初期:主人公世界观的初步形成

  对成长小说的内容进行分析不难发现,这一类小说中大都包含促进主人公性格成长的旅行和冒险情节,主人公也将在这一过程中经历意想不到的磨难后获得成长或顿悟[2]。这样的模式依然被应用于《美国的悲剧》之中。在小说的第一卷,作者主要对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逃离堪萨斯城之前的遭遇进行了描写,本文将结合这部分内容对主人公成长初期世界观的形成进行分析。

  小说的主人公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基督教家庭,父母都是虔诚的基督教徒,并严格的应用教义来对子女进行教育。在小说的开始部分,克莱德·格里菲斯一家在父亲的带领下在街头高声唱着赞美诗,而主人公克莱德·格里菲斯则以一个敏感又早熟的12岁少年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通过作者的描述不难发现,对所谓上流社会和金钱的向往早已经在年幼的克莱德·格里菲斯心里埋下了种子。他对自己父母亲一类的传教士无比厌恶而又对街头来来往往的富人充满了艳羡,这也为克莱德后来的所作所为奠定了基础。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二、成长中期:利己主义世界观对主人公行为的影响

  在小说的第二卷中,主人公克莱德因为开车撞到了一个女孩而逃离了自己从小长大的堪萨斯城,在伯父塞缪尔·格里菲斯的帮助下在内衣工厂当上了一个部门的主管,也是在这个时期,克莱德同时遇到了两个女人,工厂女工罗伯塔和富家女桑德拉。在这一部分内容中作者详细描述了当时美国的社会环境以及主人公自身的性格和世界观对主人公的种种行为以及决定的影响。

  不难看出,在遇到桑德拉之后,克莱德已经在富家小姐所描绘出的锦绣前程下做出了选择,但罗伯塔的身孕却使他陷入了苦闷之中。在这个时期的克莱德的眼中,罗伯塔和桑德拉就像同时拉着他的两股力量,一股力量要将他拉入无尽的贫穷与苦难,而另一股力量则能为他带来财富和地位,在这两股力量的同时作用下,克莱德无疑是非常忧虑的。对于当时的美国社会来说,大部分青年都面临着与克莱德类似的道路选择,金钱成了当时社会的最高准则[3]。在这些年轻人眼中,金钱意味着社会地位、意味着肆无忌惮的享乐、意味着所有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在这样的社会意识之下,人们自然会因为金钱而做出很多超出常理的决定。对于小说中的克莱德来说,他最终选择了杀害怀有身孕的罗伯塔,奔向能为自己带来无尽财富的富家小姐桑德拉。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看,这个时期的克莱德已经完全被金钱和地位迷惑了眼睛,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甚至不惜伤人性命来达到这样的目的。

  三、生命终结:社会大环境所造成的悲剧命运

  在《美国的悲剧》最后一卷中,克莱德杀害罗伯塔之后来到了桑德拉的家中,他也终于感受到了自己想象中的温馨和快乐,但这样的快乐是十分短暂的,克莱德很快就被警察以杀人的罪名抓捕了。在小说的这一部分内容之中,身陷囹圄的克莱德终于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思考自己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但一切都为时已晚,资本主义社会对这个年轻人所带来的影响已经无法挽回了。

  在对这一部分内容进行描写的过程中,作者将眼光从克莱德这个个体身上放大到了整个社会。克莱德的伯父塞缪尔·格里菲斯是民主党中颇有影响力的一员,而当时的州检察官却属于共和党,在两个党派的竞争之中,克莱德被更迅速的判处了死刑。对于克莱德本人来说,他接受到的另一重审判则是来自于自己曾经的情人桑德拉,桑德拉在信中表明虽然自己无法理解克莱德的做法,但却依然祝福克莱德自由和幸福。这封信的到来进一步加深了克莱德对自己所作所为的反思。

  在小说的最后,作者对克莱德父母亲在街头传教的画面再次进行了描述,而这部分内容也与整体故事开始部分的内容对应了起来。虽然克莱德已经死亡,但信奉基督教的父母却还几十年如一日的做着与从前一样的事情。这样的画面无论是对于克莱德还是对于当时的社会来说无疑都是悲剧的。克莱德的悲剧并不只是由于这一角色自身的境遇和性格所决定的,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思潮推动着克莱德逐步的走向邪恶和消亡[4]。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从成长小说的角度对《美国的悲剧》这一作品进行了解读,从文章中的内容不难看出,当时的美国社会对年轻人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资本主义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社会底层人民所带来的影响很有可能是毁灭性的。除了艺术加工的部分之外,克莱德无疑是当时美国社会青年成长的一个典型,也是当时美国社会的一个牺牲品。通过这一形象的描述,我们将能更好的总结出: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来说,青年人成长畸形的悲剧命运是难以避免的。

  参考文献:

  [1]买琳燕.走近“成长小说”——“成长小说”概念初论[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7,30(4).

  [2]芮渝萍,刘春慧.成长小说:一种解读美国文学的新视点[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5,18(1).

  [3]邢星.浅析德莱塞《美国的悲剧》的艺术特色[J].中国民族博览,2016,(12).

  [4]汪玉枝,谢丹焰.悲剧降临在梦醒时分——评述德莱塞之《美国的悲剧》[J].文教资料,2014,(24).P>  纽伯瑞奖对美国成长小说创作的影响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作为美国文学的重要奖项之一,其发展动向不但影响着儿童文学,也对成长小说的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儿童文学的目标群体——儿童,和成长小说的目标群体——青少年,作为人类成长的两个重要阶段,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影响。作为影响人类成长的文学样式,两种文学的创作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纽伯瑞儿童文学奖(NewberyMedal),又称纽伯瑞奖,是由美国图书馆学会(ALAAmericanLibraryAssociation)的分支机构美国图书馆儿童服务学会(AssociationforLibraryServicetoChildren)于1922年创设的。该奖项为纪念十八世纪的英国书商约翰纽伯瑞(JohnNewbery)而设置,得奖者必须是对美国儿童文学有杰出贡献者,并以美国公民及永久居民为限。由于钮伯瑞打破了当时保守的风气,崇尚的快乐至上的儿童教育观念,开辟英美儿童文学之路,所以后人称纽柏瑞为儿童文学之父,纽柏瑞的贡献对于儿童文学,可以说是个重要的里程碑。为了表彰和纪念纽伯瑞在艰苦卓绝中对欧美儿童文学的开创之功,自1922年起,每年颁发给前一年度最杰出的美國儿童图书作者。这个奖每年颁发一次,专门奖励上一年度出版的英语儿童文学优秀作品。每年颁发金奖(NewberyMedalAword)一部、银奖(NewberyHonorBooks)一部或数部。首届金奖由房龙的《人类的故事》获得。这一奖项设立以来,获奖作品的规模和水准,已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一直以来,我们可能对儿童文学就有一种偏见,认为它是专门写给小孩子看的,内容浅显,情节简单,作为一个成年人,尤其是大学老师断是不会去读的,也不值得去读。其实,如果走近儿童文学,就会发现它远不像自己所想像的那样简单。在看似平静的儿童文学的领地里,不但有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也有钮伯瑞儿童文学奖书系《时代广场的蟋蟀》、《小老鼠漂流记》……这是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世界。由于纽伯瑞儿童文学奖所设定的目标读者是青少年儿童,所以故事本身多具有励志的取向,而且故事主角多以青少年儿童为主。当然也有一些不以青少年或儿童为主角的得奖作品,例如1993年获得金奖的《想念五月》,作者辛西亚赖蓝特写一位丧妻的丈夫,透过各种通灵的方法,想要与死去的妻子沟通,诉说他心中的哀伤。另外,2003年获得银奖的《TheHouseOftheScorpion》,则是描写一位农夫着手对抗不公平的移民体制及毒品交易的故事。

  故事的题材及类别来看,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得奖作品繁复多元,从一般的家庭小说、时代小说到冒险、奇幻小说都有。例如,2001年获得金牌奖的《背井离乡的365天》(),描写了一位了不起的奶奶。除了家庭故事,冒险和励志故事的小说也是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常胜军,如2003年获得金牌奖的《铅十字架的秘密》和2007年的《乐绮的力量》等。而由于《哈利波特》及《魔戒》走红,奇幻小说开始受到青睐,2000年以来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中的得奖作品共有2部属于奇幻小说。一部是2009年由英国奇幻作家尼尔盖曼撰写的《坟场之书》(),另一部是2010年丽贝卡斯特德的《当你靠近我》。综观所有的纽伯瑞儿童文学奖的得奖作品,无论是何种类型或题材,这个已经举办了八十多年的文学奖,评审重视的是文本,至于书籍本身的插图、美术设计及纸张品质皆为次要

  的标准。也由于这个文学奖对文字的重视,纽伯瑞儿童文学奖一直是全球青少年儿童学习阅读、写作的最佳参考指标。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意识到儿童文学对学生、对英文教学的重要性。英国当代著名的儿童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过:阅读正如我一向以来所笃信的,确确实实是以各种方式深刻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因此,我们脑子里曾放进哪些书,记得什么样的书,就有相当重大的关系。目前,西方国家在语文课程中大量地引入了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因为教育者相信,儿童最初接触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将会有助于他们对书籍、对阅读产生兴趣,并且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与书籍为伴。当然,这种由儿童文学引发的兴趣将不仅局限于人们对于文学作品的兴趣,而且还将扩展到其他领域的书籍。

  别林斯基认为,文学“是一切教育、一切学术,尤其是初级教育的基础”。20世纪20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中说:“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时期内最不可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着重这儿童文学。”儿童文学对素质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价值。因此,研究美国儿童文学,不能绕开纽伯瑞金奖作品。

  那么作为儿童文学的一个奖项,对于成长小说的创作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首先我们需要讨论一下成长小说与儿童文学的关系。2002年8月,在大连召开的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上,曹文轩发表了《论“成长小说”》一文。曹文轩是从文学描写对象与接受对象的年龄段提出“成长小说”这一概念的。曹文轩认为,文学创作所关心的成长,“就年龄段而言,大约指(小学)高年级以上、成人以下这一段”,也就是初高中年级,而这一年龄段正是以往儿童文学与成人文学“两不管”的地段。曹文轩提出:“我们现在将这一‘两不管’(成人文学不管、儿童文学想管又无力管)的写作命名为‘成长文学’(因小说是‘成长文学’的主体,我们也可以‘成长小说’来命名)。”(赵郁秀主编《当代儿童文学的精神指向:第六届亚洲儿童文学大会文选》,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版)曹文轩对成长文学与成长小说的表述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他却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儿童文学界提出的“儿童文学三个层次”的观念,即儿童文学是由包括幼年文学、童年文学、少年文学三个层次的文学组成的集合体,而其中的少年文学正是指为小学高年级以上、成人以下的初高中年龄段所服务的文学。“三个层次”对儿童文学的表述是符合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对“儿童”的年龄界定的,《公约》指出:“儿童是指18岁以下的任何人。”因此,如果我们从年龄段来表述成长文学与成长小说的话,那么,成长文学实际上也就是少年文学,而成长小说正是我们习称的少年小说。因而有论者这样认为:成长小说、少年小说乃至校园小说实际上说的都是同一回事。关于“成长小说”的名称,即使在英语文学史上也难以找到定论,这不是因为成长小说的数量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小说样式,正好相反,恰恰由于成长小说数量巨大,视角各有不同,因而难以概括其文学内涵与审美特征。芮渝萍此著采信了莫迪凯·马科斯的观点。马科斯在《什么是成长小说?》的论文中综合诸多定义提出了自己的界说(由于成长小说在我国尚缺乏深度的研究,因而本文不厌其烦将其引录于下,以供参考):“成长小说展示的是年轻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有;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在成长小说中,仪式本身可有可无,但必须显示P>  或许我们很难给美国精神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因为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着的但是无论它怎样发展它都是没有历史负担和传统牵挂的美国人在把新大陆当作实践梦想的实验室相信实践的力量大胆建构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构筑起来的民族价值信条

  从美国成长小说看美国“成长”过程中的美国精神

  摘要:美利坚民族有着自己独特的民族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通过对美国文学史上的不同时期的成长小说的剖析与评价可以对美国的思想、文化演变与发展进行全面了解,进而打开了解美国的一扇窗口。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奥尔科特《小妇人》,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及塞林格《麦田守望者》等作品中体现的美国精神以窥美国精神在不同时期的内涵。关键词:美国成长小说美国精神

  “成长小说”,一言以蔽之,就是叙述人物成长过程的小说。成长小说最早的范例可追溯到德国作家歌德于1796年出版的《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其他如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远大前程》,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和《我的大学》,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等同样也是成长小说的著名的范本。成长小说通过再现触动人生根本认识的事件和经历,以故事的形成将他人的成长经历“陌生化”而使人们站在特定角度重新审视、看待人生经验,获得感觉和认识上的新体验。青年人走向成熟的成长故事是美国作家钟爱的母题,或许是因为美国成长小说作为这一年轻美利坚民族的成长的集体隐喻而使作家更愿意以“成长”为母题以期探索出不同时期民族深层的一些东西。从早期文学的霍桑,奥尔科特,到十九世纪后期的马克·吐温再到20世纪前期的德莱塞,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和福克纳,以至二战以后的塞林格,马拉默德,索尔·贝娄等都塑造了许多成长中的青少年形象。这些不同类型作家的不同作品都暗含着这样一条类似的发展主线:小说主人公总是不安于现状,希望逃避业已建立的规范另寻出路。他们常常登上具有象征意义的旅途,在这段旅途中遭遇正面或负面的碰撞与挫折,最后接近甚至触及生活的真谛,达到某种程度的悟识。美国人内心都有向自由逃亡的冲动,都强调实践获得经验和真知的重要性。就像美国文化的其他方面一样,美国的成长小说在欧洲成长小说的旧瓶子里注入了新的内涵,使它具有了鲜明的美国特色,这种鲜明的美国特色可以说是在美利坚民族的,个人的理想追求过程中的所贯穿的与民族理想相反相成的美国精神。威廉凡奥康纳在《美国小说思潮》谈到历史塑成的美国民族性一个重要方面时指出:“美国与其他国家不同之点,在于这个国家建筑在某种观念之上。”如果我们将“某种观念”具体化,所指应该是“美国精神”。美国精神的涵义可以追溯到《独立宣言》所强调的新的伦理道德,它主张人们自由平等,并且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美国著名历史学家,评论家亨利·斯蒂尔康马杰教授在其《美国精神》中这样定义了“美国精神”:“那个我称之为美国精神的难以捉摸的东西即是一种独特的美国思想,性格和行为方式”。或许我们很难给“美国精神”下一个完整的定义,因为它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着的,但是,无论它怎样发展,它都是没有历史负担和传统牵挂的美国人在把新大陆当作实践梦想的实验室,相信实践的力量,大胆建构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构筑起来的民族价值信条。本文希望通过对美国不同时期成长小说的分析来解读美国“成长”背后的传统根源和精神诉求。

  1

  一、《小妇人》——,完美展现《小妇人》是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最著名与最成功的作品。奥尔科特的《小妇人》通过南北战争期间一个家庭的生活与四位女儿的成长故事描述了年轻人成长的困惑与挣扎。它取材于作者的现实生活,是一部半自传作品。小说成长主题鲜明,作者把自己描写为乔,她的大姐为梅格,三妹为贝丝,四妹为艾美。她们的母亲注重培养女儿们的不趋附权势以及助人为乐的品德。四姐妹中的老大梅格温柔美丽,是一个乐观的贤妻良母。作为作者化身的乔有自己的理想,她很能干,努力为报社写文章赚稿费以补贴家用,最后,她通过不懈努力成为一名作家。三妹贝丝一开始最娇气,最自私,可是在经历成长磨砺的她养成了为别人着想的美德。她投身于慈善工作,帮助照顾患病儿童以致染病身亡。四妹艾美本来任性,爱慕虚荣,可是在贝丝染病去马奇婶婆家暂住体会到寄人篱下滋味后也改正了自己身上的缺点。美国独立战争胜利直到1860年美国内战这段时期是美国民族身份确立的时期。出版于1868年《小妇人》体现了早期美利坚民族的务实精神。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我们正走在不断进步的正确道路上,因为我们不断在进行试验。”《小妇人》中,作者以自己姐妹的成长构建情节,于生活琐事中见证主人公性格的转变。其中亲人间的互相扶持克服困难,在认知过程中改善性格中的缺陷等描写无不体现着早期美利坚民族身上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务实精神。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自由与平等权利的吁求美国内战结束后,统一的联邦政府为美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美国文学日益繁荣,出现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文艺复兴”。马克·吐温的传世佳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描写了白人小孩哈克贝利在成人黑奴吉姆陪伴下对不分肤色自由的追求以及对民主权利向往的成长故事。哈克贝利是一个聪明、善良、勇敢的白人少年。他为了追求自由的生活,逃亡到密西西比河上。在逃亡的旅途中,他遇到了黑奴吉姆。吉姆是一个勤劳朴实,热情诚实的黑奴,他为了逃脱被主人再次卖掉的命运,从主人家出逃。哈克贝利与吉姆成为了好朋友,并为了吉姆的自由历尽艰辛。哈克贝利,虽只有十二三岁,却是一个勇敢的梦想家与积极的行动者。他厌恶刻板的文明,朦胧而执着地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新的文化”。他对必须把吉姆归还给吉姆原来主人的法规是否合乎正义百思不得其解。哈克贝利正是在这种困惑中成长,在这种困惑中认识世界,也在不断的思考中对自由对平等的权利有了自己的看法。最终,哈克贝利和吉姆历尽磨难,为吉姆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马克·吐温在《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创作,寄予着美利坚人民对自己民族成长过程中对自由的渴望,对平等权利的呼唤。三、《麦田守望者》——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与关怀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作品通过在《麦田守望者》创造的霍尔顿这一经典形象刻画了一个二十世纪儿童成长的历程。在作品的可读性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精神内涵和追求。全书以霍尔顿为第一人称讲述了他逃学在外的三天的经历,作者紧紧抓住二十世纪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剖析了主人公理想与现实冲突的复杂心理。他觊觎成年世界的某些特权,比如说酒;同时,他又眷恋孩童的天真,拒斥成年的虚伪。他以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为成人后的理想职业,可是要当这个世界上的麦田守望者可能只有以离开这个世界为代价。霍尔顿的经历让我们读起来觉得荒诞不经甚至不可思议,但对其自身而言确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2

  霍尔顿的成长故事让我们思考生命中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二战后的美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变得丰裕,可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失去了生命的真实,生命的真实变成了假模假式的东西,以致格式化、教条化,生命丧失了生机与活力,丧失了其应有的色彩。塞林格通过对霍尔顿成长中的困惑与挣扎的描写否定了现代世界的神性秩序,文中所充斥的深刻的异己感和孤独感以及精神上无家可归的漂泊感无不体现着现代社会对个体生命意识的无视与摧残。而作者所希望的不过是唤起人们对个体生命意识的尊重与关怀。美国自1776年建国至今只有200余年的历史,与世界上许多有着悠久文明的国家相比,是一个相当年轻的国家。美国的历史是一个经历成长的历史:政治上走向成熟,经济上走向强盛,文化上走向自立,认识上走向多元。“五月花号”上的欧洲移民带着新生活的梦想,也带着欧洲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在北美新大陆开启了新的历史,摸索着走上了追求、实践和革新的成长历程,其中有成功,也有挫折和幻灭。就是在这样一个年轻的积极乐观的国度,美利坚作家奥尔科特、马克·吐温及塞林格通过他们成长小说中的主人公的成长隐喻自己国家的成长,也给我们探讨美国的发展过程提供了文学上的参照。纵观美国文学史上不同时期的成长小说,从早期文学所表现的移民身上体现的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务实精神,到十九世纪后半段对自由与平等权利的吁求,再到二十世纪对生命意识的尊重与关怀,美国精神的内涵是一直在发展着的。

  参考文献:[1]亨利·斯蒂尔·康马杰.美国精神[M].耶鲁大学出版社,1950.[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3]奥尔科特.小妇人[M].刘春英,陈玉立译,译林出版社,1997.[4]李巧玲.对《小妇人》主题的评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09).[5]曾莉.没有结局的寻梦之旅——评哈克寻找自由的历程[J].外语教育,2006(10).[6]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M].张万里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7]麦田里的守望者[M].杨波译,时代文艺出版社,2003.

  3

推荐访问:成长小说国外研究现状

现状

国外

成长



原创文章出自开云彩票,欢迎转载!